返回首页

沂蒙精神与伟大抗战精神内在契合

  ●核心观点:沂蒙精神与伟大抗战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共同贯穿于党和人民事业全过程。虽然沂蒙精神与伟大抗战精神存在差异性,各有自身特质。但总体而言,沂蒙精神与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不同侧面、角度的具体呈现,是伟大建党精神在时间维度上的传承、在空间维度上的展开,体现了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

  今年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伟大抗战精神是在波澜壮阔的抗日战争进程中孕育的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沂蒙精神诞生于抗日烽火之中,展现了党群军民同仇敌忾、同心情深形成的磅礴伟力。二者同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共通之处,又各具特色。从内在契合性而言,沂蒙精神与伟大抗战精神同根同源,同在伟大建党精神的统领下而形成,是伟大抗战精神在齐鲁大地的具体呈现。

  沂蒙精神与伟大抗战精神生成逻辑的内在统一

  沂蒙精神和伟大抗战精神形成于革命战争年代的特定环境,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晶,具有同魂、同根、同源的内在契合性,共同统一于中国革命实践进程。

  同魂。魂脉是思想文化的灵魂、核心和命脉,发挥着统摄、引领和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是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和人类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构成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魂脉。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重要内容的沂蒙精神与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武装斗争时形成的精神成果,其生成逻辑共同印证了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中国的实践进程。沂蒙精神和伟大抗战精神的形成过程充分彰显了人民是推动历史发展动力的基本原理,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实现人的自身解放的伟力。

  同根。沂蒙精神与伟大抗战精神同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组成部分,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精神家园,是沂蒙精神和伟大抗战精神在内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形成、发展和传承的根本、源泉和血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的讲仁爱、守诚信、崇正义等精神特质,特别是作为中华民族精神核心的爱国主义贯穿于中华民族发展全过程,成为沂蒙精神和伟大抗战精神形成的深厚文化底蕴。

  同源。沂蒙精神与伟大抗战精神同源于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建构过程中居于基础和源头地位,为沂蒙精神和伟大抗战精神的形成奠定了信仰之基、力量之源。

  沂蒙精神与伟大抗战精神核心要义的内在统一

  伟大抗战精神是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形成的,凝结着中华民族的血气精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这是对伟大抗战精神基本内涵的科学总结,是传承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的根本遵循。沂蒙精神作为党领导山东人民在革命斗争中形成的革命精神,内蕴着“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精神特质。沂蒙精神与伟大抗战精神在领导力量、主体力量、战略支撑上一脉相承、相互印证、内在统一。

  沂蒙精神与伟大抗战精神深刻体现了党的坚强领导的关键作用。沂蒙精神与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实践中锻造的,其核心要义体现着党的领导的关键核心作用。革命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通过实施坚定的政治主张、运用正确的战略策略,以身先士卒的示范、生死关头“把生留给群众、把死留给自己”的牺牲精神,激发、凝聚、感召人民的创造力和战斗力,使全民族振奋精神,义无反顾地投身到伟大的革命实践之中,成为革命实践的主心骨。伟大抗战精神基本内涵的爱国情怀、民族气节、英雄气概、必胜信念,来自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来自人民群众信任党、依靠党、愿意跟党走的坚定,这与沂蒙精神“党群同心”的核心要义一脉相承、内在契合。

  沂蒙精神与伟大抗战精神深刻体现了人民群众主体觉醒的磅礴伟力。沂蒙精神与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共同铸就的,人民是沂蒙精神和伟大抗战精神铸就与传承的主体力量。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抗日战争的胜利、伟大抗战精神的凝聚是全民族紧密团结、群众积极投身革命的必然结果,充分显示了中国人民坚不可摧的伟力。沂蒙精神是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基,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人民群众实现自身解放的主体意识觉醒和紧紧跟着共产党走、勇于牺牲、无私奉献的实践自觉。沂蒙精神与伟大抗战精神共同体现了人民群众的觉醒、团结与力量。

  沂蒙精神与伟大抗战精神深刻体现了军民情深形成的铜墙铁壁。沂蒙精神与伟大抗战精神共同形成于革命战争年代,是在革命战争血与火的淬炼中、在军民共同构筑的钢铁长城中形成的,深刻诠释着军民情深而无往不胜的伟力。伟大抗战精神与沂蒙精神的形成历史充分证明着,坚如磐石的军民团结,是我们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

  沂蒙精神与伟大抗战精神当代践行的内在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新时代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应将其内涵转化为实际行动。

  沂蒙精神是伟大抗战精神在山东大地的具体呈现,传承沂蒙精神是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的题中应有之义。我们应以系统观念正确认识与把握沂蒙精神与伟大抗战精神的关系。沂蒙精神与伟大抗战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共同贯穿于党和人民事业全过程。虽然沂蒙精神与伟大抗战精神存在差异性,各有自身特质。比如,从形成时间上看,沂蒙精神主要形成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伟大抗战精神形成于抗日战争时期。从创造主体来看,伟大抗战精神的创造主体是全体中国人民,包括海外爱国人士等;沂蒙精神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山东这片红色土地上,由党群军民共同创造,具有多主体性和地域性的特点。从基本内涵看,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的爱国情怀、民族气节、英雄气概和必胜信念;沂蒙精神的特质在于呈现了“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党群关系。但总体而言,沂蒙精神与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不同侧面、角度的具体呈现,是伟大建党精神在时间维度上的传承、在空间维度上的展开,体现了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

  传承沂蒙精神、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要在凝心铸魂上见真功实效。新时代传承沂蒙精神、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要固本筑基。在文化底蕴、精神支撑、实践根基上固本培元。要从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中获得理论支撑,要从红色基因传承中获得历史支撑,要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懈奋斗中获得实践支撑。要坚持系统观念,将沂蒙精神、伟大抗战精神放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去践行。在红色基因体系中凝聚起党员干部群众的强大精神动力,形成思想自觉与行动自觉。

  传承沂蒙精神、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要在凝心化实上见真功实效。实现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要在实践中切实增强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认同,达到凝心化实、凝心聚力的实效。新时代传承沂蒙精神、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就是要科学把握沂蒙精神、伟大抗战精神的精髓要义,深刻理解蕴含其中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为民情怀,人民群众的同心向党、爱国情怀;要将对红色基因的思想认识转化为实际行动,成为党员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干事创业的精神家园。总之,传承沂蒙精神、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要把基础打牢,从人人抓起、从小事抓起,从自我做起,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汇聚起赓续红色血脉的强大合力。作者翟红芬系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党建教研部教授

初审编辑:陶云江 窦永浩

责任编辑:吴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