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9024540号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0111号
技术支持: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
“我希望有一个平台,能让我们联系到企业,或者让企业联系我们,大家共同探讨需求,让技术与需求对接。”近日,在山东省创新驱动发展大会平行论坛、第三届青年科学家创新发展大会上,青年科学家代表,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韩忠义说。
“高校跟企业不能脱节,青年科学家深入企业、了解真实需求非常有必要,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做科研,有利于科研成果转化。”会上,青岛中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科研总监刘芳说。
青年科学家们期待的平台,在会上正式启动建设。
“我们依托山东省青年科学家协会,共同打造省内青年科技人才托举服务平台。”山东省科协副主席、省青年科学家协会主席张建介绍,平台以“青年托举人才”为核心,整合青年科技人才库、供需对接、成果发布、政策资讯、热门活动等服务板块,提供科技成果与企业需求匹配、政策动态与行业资源、学术交流、路演洽谈、线上论坛、导师辅导等一站式服务,实现人才与产业的高效对接。
这个平台重点托举服务的,是从全省遴选入山东省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的人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海洋与空间信息学院副教授魏少鹏名列其中。
魏少鹏是研究雷达信号处理、雷达成像等领域的科研人才,如何将高校最新的科研成果应用到电子信息产业,把“一个点”变成“一个面”,是他最近的关注点。
“将技术的应用领域从精深拓展至广泛,是科学技术创新的重要一环。而拓宽应用领域,需要我们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需要更多的平台与政策支持。”魏少鹏认为,有了平台的建设,省科协的“托底”,青年科学家们在技术创新、应用拓展方面就有了更多的底气和机会。
据介绍,省科协2018年开始启动实施山东省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遴选32岁以下的青年科技人才进行托举,支持托举人选在“科研黄金期”潜心研究。截至目前,该工程已在全省遴选四批、共342名青年科技人才。
山东交通学院副教授、山东百多安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工程师齐美丽就是2021年度优秀结项代表之一。她表示,“托举工程让青年科研人员能够去启动一些高风险的前沿课题。”
科研与产业到底如何衔接,齐美丽用一句话回答:“要把论文写在生产线上。”她指出,许多成果走不出实验室,根源在于缺乏与企业同频共振的渠道。
为推动人才与产业对接,山东省青年科学家百人团也在发力。山东省市两级科协成立了山东省青年科学家百人团,先后征集100余项技术成果和合作意向,向相关企业推介,为青年科学家们找到学科落地方向、为企业对接科研人才项目提供助力。
青年科学家创新发展大会连续三年在济南举办,为强省会建设凝聚了青年人才资源。会上,济南市委组织部副部长王玉跃介绍,济南以“四个无忧”为主题构筑“天下泉城,人来无忧”全生命周期人才服务体系,每年动态优化、修订发布济南人才政策“双30条”的“发展无忧”;打造以齐鲁科技金融大厦为核心的“1+N”项目孵化矩阵,为进驻企业项目提供免费工位、创业指导、培育孵化等全链条服务的“创业无忧”;面向高层次人才,提供20项绿色通道服务的“生活无忧”;以法定形式设立“海右人才日”,连续3年高规格举办“海右人才节”,以一座城市的名义向人才致以最高礼遇的“内心无忧”。(记者 王新蕾)
初审编辑:陶云江 窦永浩
责任编辑:李润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