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望历史深受鼓舞 面向未来只争朝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招待会上的重要讲话在我省引发热烈反响

  “新中国76年来,党领导人民自力更生、接续奋斗,取得彪炳史册的辉煌成就。回望历史,中华民族从濒临危亡走向伟大复兴,一路筚路蓝缕、充满艰辛,也一路豪情满怀、凯歌高奏。”9月30日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招待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鼓舞人心、催人奋进。

  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山东广大干部群众表示,要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更加绚丽的篇章。

  从九三阅兵现场观礼回来,抗战烈士刘钦山的后代、东营市垦利区垦利街道中张村村民刘国华,时常翻看手机中的照片和视频,重温激动时刻。“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极大振奋了民族精神、激发了爱国热情、凝聚了奋斗力量。”刘国华说,在活动现场,他结识了许多革命先辈的后人,大家都说要将现场观礼的震撼和感动分享给更多人,讲好先辈的红色故事,传承好红色基因,让这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给予更多人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继续用好历史经验,把国家建设得更好,让老一辈领导人和革命先烈开创的事业不断欣欣向荣。“建局67年来,我们矢志不渝践行地质报国的初心使命,探明了全国四分之一的黄金储量,找到了一批大铁矿、大煤矿、多金属矿和非金属矿。”省地矿局局长张成伟表示,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全体地质工作者重要回信精神结合起来,深耕地质找矿主责主业,加快形成多找矿、找大矿、找好矿、找急需矿的良好局面,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贡献更多山东力量。

  以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我们将认真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扛牢教育强国建设的时代使命,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快构建支持全面创新的体制机制。”省教育厅副厅长王浩表示,将持续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学科专业结构,以科产教协同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高校战略科技力量,整合资源攻坚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源动力”。

  聚焦全龄需求、充满温情的人文社区,兼具大面宽厅与超90%建筑节能率的被动式超低能耗住宅……在淄博,关于“好房子”的想象,已经化为现实场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以好房子兜起更稳的幸福。”淄博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王立明说,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住房政策供给、转型创新、标准规范上深耕细作,让群众在舒适宜居的家园中真切感受民生温度、共享发展成果。

  面对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的国际形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大力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全球治理倡议,同各国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日前,2025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在济宁举行,再次奏响联通四海的文化共鸣乐章。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济宁市文化传承发展中心主任李芳深有感触地说,世界局势动荡不安,需从先哲先贤的智慧中寻找答案,从古老中华文明中汲取力量。“我们将深入践行文化‘两创’,通过举办国际孔子文化节等活动,搭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国际友好合作的重要桥梁,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更好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构建和合共生的美好世界。”

  “憧憬和挑战,都激发我们只争朝夕、永不懈怠的奋斗精神。”刚刚被授予“大国工匠”称号的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超高压公司输电检修中心输电运维三班班长李敏,对这句话很有感触。他说,特高压输电工程的建设与运行,正是一代代电力人奋斗出来的成果。“我将把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的心得感悟转化为实干动力,围绕智能巡检、故障预警、算法优化等关键技术开展攻关,并积极探索AI、物联网与输电运检的深度融合,做新时代的电力全能守护者。”(记者 刘一颖 参与采写 记者 方垒 曹儒峰 刘磊 赵琳)

初审编辑:陶云江 窦永浩

责任编辑:李润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