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9024540号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0111号
技术支持: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
大众新闻《开屏见“好”》走进潍坊,把温暖的“风筝线”传递给更多人
透过凡人善举,看见向上的力量

11月6日,向上的力量——大众新闻《开屏见“好”》走进潍坊活动在潍坊市工人文化宫举行,以城市之名,携手各界力量礼赞凡人善举,凝聚奋进力量。
为站稳大众立场,走好新时代网上群众路线,大众新闻《开屏见“好”》栏目于去年8月正式上线,将平台最醒目、最具仪式感的“开屏”留给身边榜样,让“好人故事”直达千万读者,以小屏映照大善,用微光凝聚力量。截至目前,栏目已推出470期报道,全网传播量突破4.4亿次。
潍坊以多彩风筝连通四海、以淳朴民风滋养善意——活动现场,一个个“好人故事”如风筝线牵引,徐徐展开。来自菏泽曹县地方戏曲研究保护中心的王朦,带着质朴笑容走上舞台,分享了“一元剧场”用6年时间完成400多场演出的故事。他们通过“政府补贴+一元观剧”模式,破解了剧团无戏演、群众无戏看的难题。王朦动情地说:“2023年夏天下了一场大雨,剧院积水,演员在台上唱,我和同事就蹲在台边用盆舀水,绝不能让戏断了。要让文化的暖意,流进每一位百姓的心田。”
当大屏幕播放“中国好人”杨智忠的短片,这位七旬退伍老兵24年如一日守护革命烈士陵园的故事,令在场观众动容。他与老伴克服困难,为56位烈士找到归乡之路。“守护英烈,送他们回家,是致敬他们抛洒的热血。只要我还活着,这条路,就会一直走下去!”
“有了这份图谱,科学家们就能像编写免疫程序般设计抗病、高产的小麦,让土地长出更多粮食。”潍坊现代农业山东省实验室(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科研人员刘守成抱着金黄的麦穗登场,不久前,他们首次拼出小麦完整基因组图谱,完成了这个被世界公认“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他看来,潍坊拥有成熟的农业产业生态和丰富的作物样本,为科研成果的快速转化和应用提供了理想场景。“这里还汇聚了一批国字号高端创新平台,当地对农业科技创新重视与支持,这些有利因素让我们对实现科研目标充满信心。”
与刘守成并肩而立的,是东营“晓凤义务理发室”志愿服务队队长赵晓凤。80多岁的她端着装满红豆的罐子,这些红豆记录了她从一人为社区居民免费理发,到发展为300多人志愿团队的爱心历程。“能用自己的手艺帮到大家,我心里觉得特别踏实、特别暖和。只要社区里还有人需要我,只要我这双手还能握住剪刀,我就一直干下去。”赵晓凤说。
活动现场,饱含文化韵味的好品好物也接连亮相。昌邑华晨纺织集团总经理时建亭带着精美的丝绸产品登场:“昌邑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一站,沉淀了千年丝绸产业历史,如今我们把潍坊的丝绸文化带到了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诸城市恐龙文化研究中心专家陈树清手持恐龙玩具,风趣地介绍潍坊“龙象之城”的底蕴;淄博灯工琉璃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任波则表示,琉璃承载着千年的文化纹理,是能够握在手中的“东方美学”,“我们将淄博琉璃带到国博展览,带到世界手工艺界的最高舞台,守护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
产业腾飞,离不开惟实励新的工匠精神。管益辉、汤海威两位大国工匠登场,为活动掀起一轮热潮。潍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首席技师汤海威讲述了攻克发动机测温世界难题的经历,这套技术每年为潍柴节约费用3200余万元;让高铁跑得更快更稳,是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加工中心操作工管益辉的终极目标。他通过多年钻研,打破技术封锁,给中国高铁装上了“国产膝盖”。“一辈子能干好这一件事,就值了!”
凡人善举,需要更多人接续书写。一个个山东故事,传递着强大正能量,更激起爱心接力的热潮。一年多来,“大众”新媒体大平台联合抖音等平台共建山东网络正能量传播联盟,与腾讯公益共同推出“送你一朵小红花”公益活动,携手阿里公益颁发正能量特别奖,与美团合作开展“好上加好!为好人送福利”活动。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大众报业集团联合多部门及平台发布《好上加“好”齐鲁善行倡议书》,向9位《开屏见“好”》的主人公赠送华光国瓷“同心向好”纪念瓷盘及“文旅大礼包”,让更多温暖与善意被铭记。
深秋的世界风筝都,社会各界以实际行动汇聚善意,共同见证向上的力量。站在新的起点,大众报业集团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一如既往守好“党报立场”,厚植“大众情怀”,链接政府、社会、企业各类资源,以媒体平台之力构建山东正能量融合传播生态圈,共筑网络清朗环境,为我省精神文明建设贡献“大众”力量。(记者 张春宇 任小杰)
初审编辑:陶云江 窦永浩
责任编辑:吴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