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这个日子不能忘,也不敢忘

  “九一八事变发生在我国哪一个城市?”

  近日,一段采访短视频“火”了。“火”的原因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受访者答不上来。

  面对镜头,那些受访的年轻人要么乱猜一气,要么就是“想不起来”“不知道”,十几个人居然无人回答正确。

  我们并不清楚该视频是否存在剪辑问题或者是否是按剧本进行的摆拍,但就评论区情况来看,将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相混淆的网友大有人在。

  这一现象值得我们警惕:当纪念九一八事变的防空警报响彻天空之际,有多少年轻人真正能够做到不忘国耻?

  2021年9月18日拍摄的辽宁省沈阳市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的残历碑。新华社记者 潘昱龙 摄

  1

  1931年9月18日,日军经过长时间密谋,趁着夜色,炸毁了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他们反诬中国军队所为,遂以此为借口,炮轰北大营,进攻沈阳城,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由此爆发。

  1931年9月19日,日本侵略军装甲部队侵入沈阳市。

  惊天巨变,国难降临。不到半年光景,远大于日本本土的东北沦丧殆尽。

  屠杀、掠夺、奴化教育……

  慰安妇、人体实验、毒气战……

  3500万同胞伤亡、4200万人无家可归……

  不甘受辱的四万万中华儿女,从此拉开了14年浴血抗战的序幕。

  大半个中国一度饱受践踏摧残。“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正是那个时代的真实写照。

  “九一八”,绝不仅仅代表一个日期、一个城市、一段岁月,还有中华民族刻骨铭心的苦难和救亡图存的悲壮,怎么能忘?怎么敢忘?

  2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不清楚九一八事变的发生地、弄不清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的区别,直观反映了一些人革命历史知识的匮乏。

  这种情况反映在多个方面,比如四行仓库日军军服合影事件、大学生在推特上美化日军……丑陋表演出现后,许多当事人在遭受舆论谴责时竟然“不明就里”地委屈。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人体实验展区,一张张英文人体实验报告书复印件,连成一面墙。

  年轻人革命历史知识的匮乏、历史观的偏航,有多重原因。

  对历史观的培养不足。年轻人往往对历史知识所知不多、不全,而应试教育往往更强调“知识点”,将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规律孤立化与碎片化,导致青少年对历史的学习不够系统和深入,对历史的理解也容易似是而非,难以尽快树立大历史观。

  数字阅读方式影响学习动力。社交媒体平台上的滚动新闻、快速分享的内容,以及迅速消失的信息流,使当下的人们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在系统学习上,导致人们对“枯燥”的历史知识缺乏兴趣和研究动力。

  社会层面的误导。近年来,一些偏离史实的“抗日神剧”频现荧屏,其传播的文化负能量也容易对年轻人产生影响。历史虚无主义的诱导也冲击着年轻人的爱国主义情怀。

  对年轻群体历史观的引导,亟待加强。

  参观者经过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内的《义勇军进行曲》浮雕墙。新华社记者李钢 摄

  3

  古人云:知耻而后勇。不忘国耻,首先要“知耻”。

  上好爱国主义教育这一课。

  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门必修课,应当贯穿人的一生。要将爱国主义教育有机嵌套于国家意识形态建设、新闻舆论宣传与各类文化产品创作之中。学校是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主阵地,应当设计出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多元化爱国主义教育计划,激发学生走进历史,了解历史事实,拉近历史距离感,增强历史认同感,从而真正认识到家庭幸福、个人命运与国家强盛、民族兴旺紧密相连的深刻内涵,增强对今天所要担当的“强起来”时代使命的紧迫性、自觉性。

  破除青少年对历史的碎片化阅读和解读。

  当代青年尤其是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主要源于应试的机械性识记,呈现出明显的碎片化特征,对历史的整体性把握和系统性学习不够,缺失了对厚重历史发展进程有温度的感悟、有深度的领悟,也就难以树立大历史观和正确党史观。要着力引导年轻人从整体性、系统性上加强学习,深刻体会何为耻、为何耻,弄清楚中华民族14年抗战的精神劲儿来自哪儿、主心骨是谁,未来要到哪儿去。

  这是2021年9月18日拍摄的勿忘九一八撞钟鸣警仪式现场。新华社记者 潘昱龙 摄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创新性开展革命历史教育。

  当前人工智能、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信息传播更加便捷、内容形式更加丰富,仅以实物展陈和表演已经愈来愈难以满足公众情感诉求。各革命旧址、革命场馆要着力提升数字化、网络化展示水平,丰富表现手段,利用“互联网+革命文物”模式,通过“慢直播”、“云展览”、全景VR等现代化技术手段,进行场景再现,让革命文物“说话”,让历史资料“发声”。

  加强革命历史题材文艺创作和传播。

  以山东为例,近些年民族歌剧《沂蒙山》,吕剧《大河开凌》,话剧、舞剧《乳娘》,经典京剧《红云岗》《奇袭白虎团》等一大批优秀革命历史题材的戏剧成功走上舞台,在省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吸引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关注。

  “知耻”才能“雪耻”。“不忘国耻”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捧爱国热忱、一份历史情怀、一种责任担当。

  今天的中国,是赓续民族精神的中国。青年,是生力军。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不忘国耻意味着从铭记、反思到奋进,意味着从正视、担当到作为。

  勿忘国耻,吾辈自强!凝心聚力,共襄复兴!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王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