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慎终追远 天地清明

  清明节是文化的载体。经由传统节日和风俗,通过对祖先的追忆,我们在历史长河中标注自己的精神坐标,探索自己的身份与使命。文明的薪火,就在这年复一年的节日与仪式中代代相传。

  4月2日,在枣庄革命烈士陵园,枣庄市文化路小学的学生向无名烈士墓碑献花。(通讯员 吉喆)

  邮包里的烈士“回家”路

  最近,王德建邮包里的烈士寻亲名单上,又有三个名字后面打上了“对号”,代表着王德建又为三位烈士寻到了亲属。

  “这一次找到亲属的三位烈士,都是咱沂蒙革命老区的。”王德建介绍,在各方帮助下,3月31日,时隔几十年,沂南籍烈士曹秀美的后代终于得知先辈的长眠之地,从沂南县赶到渤海革命老区纪念园祭扫缅怀。

       作为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蒙阴县分公司的一名投递员,自2016年以来,在做好本职工作之余,王德建已经帮36位烈士寻到了亲属,目前这个数据还在不断更新。从投递员到成为帮烈士寻亲的志愿者,缘于一封特殊的信。收件人是烈士?2016年6月13日,王德建在分拣报纸、信件时,看到一封特殊的信。信件收件人是“公建厚烈士”,下注一行字:该烈士(29岁)于1947年12月牺牲于菏泽战役,望邮递员同志再辛苦一下,帮烈士找到家。“这是一封从菏泽市张和庄烈士陵园寄出来的平信,收件地址填的是山东省蒙阴县坦埠区朱下村,但是坦埠并没有朱下村。”王德建说。地址不详无法投递,本可以将信件一退了之,但是王德建不愿意让烈士就这样“无人知晓”,决定要把信件亲自送到烈士亲属的手上。没有准确地址,应该去哪找烈士的亲属?“会不会是同音不同字,朱下村其实是诸夏村?”王德建想。在派出所也查无此人后,王德建赶到诸夏村寻找烈士“公建厚”,但诸夏村人口超过2000人,再算上已故人员,寻找起来困难重重。

     “你认识公建厚吗?”王德建只能逢人就问,尤其是上了年纪的老人。然而,经过一年多打听,依然没有找到认识烈士“公建厚”的人。就在毫无头绪时,事情迎来了转机。“诸夏村一位老人跟我聊天时无意间提及,诸夏村龚家有‘建’字辈,或许是烈士的姓氏登记错了,烈士真正的姓名是‘龚建厚’。”王德建回忆,“我觉得很有可能,紧接着去了诸夏村的龚家胡同挨家挨户地问,终于把信送到龚建厚侄子龚德营手里。”第一次成功为烈士“寻亲”后,王德建在高兴之余,也被烈士的事迹所感动。“我成长在革命老区,从小听着红色故事长大,烈士为了保护我们流血牺牲,如果能通过努力为更多烈士找到家人,我义不容辞。”王建德说。此后,王德建加入了为烈士寻亲志愿者组织,借助团队的力量为烈士寻亲,寻亲范围也从最初的沂蒙山区扩大到全国。现在,王德建的邮包里除了邮件,又多了三份烈士寻亲名单和多封未寄出的信,其中有八封内容相同的信,等待寄往吉林省“大榆树村”。同样内容的信,为何要写八封?“因为裴万富烈士的寻亲地址为‘吉林省大榆树村’,没有写具体的区县,我查询到吉林省共有八个大榆树村,只能挨个写信邮到这些村里确认,如果村里没有烈士亲属,信件会被退回来。”为帮烈士寻亲,王德建从一位派信人成为写信人,他说着,将包里这些年被退回来的信件一一掏出,“得有二三百封了。”

       为提高寻亲效率,在日常投递邮件时,王德建有意识地多和村中老人聊天,了解战争时期发生的事情。下班回家后,通过翻看战役、史志类书籍了解更多烈士牺牲时的相关细节,一本本党史、县志被他翻阅得边角破损、翘了起来。此外,上网查阅资料、地图成为寻亲的辅助手段,帮助王德建在不断变化的地名中抽丝剥茧,直至确定地址,联系到烈士亲属。如今王德建依然每天奔走在邮路上,除了投递邮件,为烈士寻亲也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现在名单上仍然有找了好几年还没有寻到亲属的烈士,需要我们继续努力,让更多烈士找到回家的路。”王德建说。(记者 王思晴 张圣虎)

  把思念“溶”入大海

  “亲爱的妈妈,咱家一切安好,请您放心。”3月28日,徐彬在出海祭祀的船上,在水溶纸上写下了对母亲的思念。当天,徐彬和她的女儿,以及来自其他65个家庭的110位逝者家属,参加了青岛殡仪馆举行的2024年清明节海上追思仪式。简短而肃穆的追思仪式过后,徐彬和其他逝者家属在工作人员陪同下,一起前往指定海域出海祭祀。半小时的航程里,她时而抬头望向大海若有所思,时而低头在纸上写着什么。这是今年新增的可降解水溶书信,家属可以把想对家人说的话写在上面,到达指定海域抛洒,把对亲人的思念“溶”入大海。东经120度24分—26分,北纬36度00分—02分的这片海域,正是10天前安葬徐彬母亲的地方。等船体停稳,徐彬牵着女儿的手来到船身一侧开始海上祭祀环节。“海葬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而且现在的海葬服务也很好,有葬也有祭,仪式隆重。”徐彬说,今天特地带着孩子来参加,是让孩子表达对姥姥的思念,学会尊重和感恩,同时也可以对绿色生态殡葬有所了解。

      同样认可青岛海葬服务的,还有来自陕西省西安市的邵留刚。“我们是去年第一批报名来青岛参加海葬的,为了安葬我的父母。他们儿时长在海边,魂归故里是他们的夙愿。”邵留刚说,西安是内陆城市,之前没有海葬,他就把老人的骨灰一直寄存着。后来,西安与青岛开展海葬合作,他也就有机会帮助老人完成遗愿。在青岛,参加海葬的故人被敬称为“恋海人”,而海葬团队则把自己称为“恋海”团队。让死者归去有尊严,让生者得到安慰,是他们的情怀与担当。1994年出生的于佳宏是青岛市殡葬事业服务中心“恋海”团队中最年轻的成员。从大学选择殡仪专业,到就业选择殡仪馆,面对家人朋友的不理解,年纪轻轻的于佳宏异常笃定,坚守着慰藉生命的初心,赢得了逝者家属的尊重。半月前,于佳宏和她所在的团队收到了一位80多岁的逝者家属送来的感谢信。老人告诉记者,这次老伴儿的海葬仪式顺利完成,她心里的遗憾得到弥补,心里很温暖。“阿姨的老伴儿去世时希望魂归大海,因为家里情况特殊耽搁了。今年年初她联系到我们,我们团队帮她代办了所有手续,并代替阿姨完成了海葬仪式。我们全程拍照录像给老人看,还打印了照片送给她留作纪念。”于佳宏说,他们分内的工作没想到能给老人带去如此大的安慰,家属的肯定让她感受到一种成就感。(记者 李媛)

  守护生命最后一程

  近日,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山东省立医院)肿瘤研究治疗中心1号病房,76岁的赵希望(化名)在全家陪伴下度过了和妻子的金婚纪念日。然而,此时他已来到生命的终章。起初,赵希望只以为自己得了过敏性咳嗽,来医院检查后,却被告知是肺癌三期。不吸烟、不喝酒、积极锻炼的他从未想过癌症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备受打击的赵希望性格大变,变得异常挑剔和古怪。虽然经过治疗,病情一度好转。但好景不长,一次复查结果显示,赵希望的病情急剧恶化,长期放化疗也让他的身体严重透支。

       多学科会诊结果是,他的生存期仅剩两个月左右,面对现实,选择安宁疗护是最好的安排。安宁疗护,即临终关怀,是指为终末期患者提供全方位照料和人文关怀等,帮助其舒适、安详、有尊严地离世。可面对生命,谁能轻言放弃?赵希望的妻子难以接受。“既已无计可施,为何不让他最后的路走得舒服一些?”肿瘤中心放疗一科护士长孟祥文的话改变了她的想法。体面地做好最后的告别,是这对夫妻的共同心愿。随着病症加重,赵希望痛得彻夜难眠。安宁疗护共同照护小组集结,为他实施癌痛全程化管理,通过规范服用止痛药物、调整舒适体位、音乐疗法等方法减轻疼痛,再配合营养治疗和心理疏导,赵希望的眉头渐渐舒朗起来。“今天状态不错!”医护人员的鼓励让他倍感亲切。表面上虽风和日丽,但赵希望对死亡迫近的恐惧却与日俱增。孟祥文的内心也在苦苦思索,如何能让赵希望重拾笑容。“不知道能不能撑到和老伴的结婚纪念日。”赵希望在接受静脉输液时的一句无心之言,让孟祥文有了想法。她迅速行动,联系亲属,购置鲜花蛋糕,布置场景,号召大家一同为赵希望完成心愿。

       纪念日当天,赵希望与家人道别、道谢、道歉、道爱。随着最后时刻的临近,赵希望归家的渴求也愈发强烈。为了做好他的居家护理,孟祥文不仅将医护常识“倾囊相授”,更时刻与他的家人联系,给予支持。在医护人员的关怀帮助和家人的陪伴下,赵希望最后的一段路走得平静而有尊严。“安宁疗护不是放弃治疗,而是为了缓解病人的痛苦,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不是延长生命的长度,而是增加生命的宽度。”孟祥文说,“哪怕到了生命尽头,也要让患者享有正常生活的权利。”(记者 李丽 黄鑫 张瑞)

  跨越90年的心灵“对话”

  “先生,此去鲁北所为何事?”4月3日上午,德州高级师范学校“竹如书屋”揭牌仪式现场,一场红色主题演讲以此开篇。该校四名同学韩浩冉、宫婷婷、李金宝和王桤桢是演讲者,也是“提问者”。

  “我有一束光,想要带到那里去。”“作答者”是中国抗战史、新闻史上著名的烈士——曾任大众日报管委会主任的李竹如,或者说,是四位少年心目中的李竹如——一位良师,一位将革命火种撒播到鲁北平原的先驱。5分多钟的演讲,或娓娓道来,或慷慨激昂,李竹如短暂却光辉的一生,让人为之动容。“这是四位同学代表全校师生与李竹如先生的一场‘对话’,跨越了90年。”学校语文教研室高级讲师王志远是演讲脚本主创,他半生都在曾经的平原师范任教,熟知学校历史。2022年,平原师范与另外两所学校合并为现在的德州高级师范学校,迁至德州天衢新区,原校址成为平原县龙门中学的新校址。当天,在该校图书馆和平原县龙门中学阅览室,两处“竹如书屋”同时落成,书屋由大众报业集团、山东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共建,旨在缅怀20世纪30年代曾在平原五乡师任教的李竹如,将通过设立红色教育阅览室、开展英烈事迹宣讲等活动,将红色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让红色精神薪火相传。2023级学生宫婷婷在上课时听老师讲过李竹如的事迹,“先生那句‘马列传天下,世界要大同’,让我深有感触。”另一名演讲学生韩浩冉再过一年也将成为一名老师,她说,一定会把李竹如的故事讲给自己的学生们听。(记者 张双双 贺莹莹 张甲峰 任本鹏)

  清明一以贯之的是文明

  “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清明节至,人们依照传统,踏青祭祖,表达对先人的缅怀。念来处、思去处,清楚镇定、清晰明朗,恰是“清明”的要义所在。古人讲,“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祖,是祖先崇拜观念的具现,最早可追溯至远古时代。考古发现,距今五千年左右的章丘焦家遗址大汶口文化遗存中,就存在大批高等级墓葬和大量的随葬品,在埋葬制度上形成了稳定的礼仪制度和文明化标志,体现着古人“事死如生”的淳朴观念,勾勒出祖先崇拜在远古中华大地上的雏形。

  衡量一种文明,有不同的标准。对中华文明而言,大家共同认可的文明要素是礼制——礼仪制度。这种礼制,正是自“事死如事生”的祖先崇拜中逐渐成形,成为中华文明的独特标识与文化基因。文明需要物质的载体,同样需要文化的传承。如果说文物是有形的见证,那么节日则以仪式、习俗、集体记忆的方式延续着一个民族的信仰,是种无形的见证。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或许能够更好理解,何以祭祖传统与清明时节的相遇,让清明祭扫风俗穿越历史长河,延续至今。清明既是节日,也是节气。古人观察太阳,认知时令,总结规律,留下二十四节气指导农耕作业。这如同历史的刻度尺,伴随着中华儿女从田野牧歌走向机器轰鸣,再迈向未来社会的无限可能。当今天的我们度过清明节时,祖辈的智慧与祝福穿过几千年的光阴来到每个人心中,文明的江河就在我们的血脉中流淌、随脉搏而跳动。清明节是文化的载体。我们在这一天追思先辈、祭拜祖先,不仅是形式上的纪念,也是精神上的寄托。在祭祖扫墓的仪式中,叩问我们是谁、从哪里来,进而思考未来将去向何方。经由传统节日和风俗,我们通过对祖先的追忆,在历史长河中标注自己的精神坐标,探索自己的身份与使命。文明的薪火,就在这年复一年的节日与仪式中代代相传。这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未来的责任。过清明,变动不居的是形式,一以贯之的是文明。随着时代的发展,清明习俗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传统风俗逐渐融入了文明祭扫、植树种花、生态旅游等现代元素。这些新的内容丰富着清明的文化内涵,让传统节日在当代更有吸引力、更具时代感,彰显着中华文明生生不息、吐故纳新的蓬勃生命力。

  清明已至,在这个寄托哀思又充满希望的日子里,让我们在草木蔓发的季节追思祖辈、告慰先人,在慎终追远中汲取前行的力量。(崔凯铭)

初审编辑:陶云江 窦永浩

责任编辑:吴杭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