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山东旗、山东兵、山东造,盘点九三阅兵场上的山东元素

  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以盛大阅兵仪式,同世界人民一道纪念这个伟大的日子,共同开创更加光明的未来。

  战旗美如画!这十多面都与山东有关

  由80面抗战英模部队荣誉旗帜组成的战旗方队,承载着历史荣光,接受祖国和人民检阅。战旗方队在2019年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中首次亮相,这是第二次成建制组成战旗方队参加阅兵。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今天接受检阅的战旗中,有这些战旗与山东抗战历史息息相关。

  “梁山战斗英雄连”战旗

  这是一支历史悠久、战功卓著的连队,成立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1939年8月,日军和大批伪军进入鲁西南梁山地区进行“扫荡”。连队在连长杜营海的带领下,依托梁山南侧小灶山有利地形,打垮日伪军300多人11次反扑,歼灭日伪军300余人,创造了以劣胜强的模范战例。战后,连队被八路军115师授予“梁山战斗英雄连”荣誉称号。

  “即墨城第一连”战旗

  “即墨城第一连”是胶东军区在1945年8月授予山东军区第五师十三团八连的荣誉称号,以表彰其在即墨城战斗中的英勇表现。在1941年4月,该连已被山东纵队第五旅授予“钢八连”荣誉称号。

  1945年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号召我军配合盟军作战对日本侵略军发动反攻。15日晚,日伪军纷纷逃入即墨,即墨城墙高大、城防坚固,一时难以攻下。以刺刀见红闻名的“钢八连”被定为攻城突击连,26日晚,四名战士如出山猛虎,在9米多高的城墙上打开了一道缺口,使后续部队顺利突进。

  这是八连返回胶东后打的第二仗,官兵又一次以大无畏的精神和自己的拼刺优势,用刺刀杀出了威风,为“钢八连”谱写了新的篇章,战后八连被胶东军区授予“即墨城第一连”荣誉称号。

  “刺杀优胜”战旗

  1943年1月17日,盘踞在山东沂水青驼寺据点的百余日伪军企图偷袭八路军115师教导第1旅第1团第1连和小河村的沂临边联县公安机关。得到情报后,第1连及时撤离,第1团以约3个连的兵力对敌实施突击,全歼这股日伪军。战后,第5连因表现突出被授予“战斗英雄连”光荣称号。

  同年3月,115师与山东军区合并为新的山东军区(仍保留第115师番号),第5连随之改编为山东军区下辖的鲁中军区第1团第5连。针对刺杀技术不足的问题,该连开展高强度训练,最终练出能连刺1000枪以上的本领。

  1944年2月,鲁中军区举行军事检阅与演练活动。由于刺杀技术过硬,第5连被选定为全军区部队示范拼刺技术,并被授予“刺杀优胜”战旗。解放战争中,第5连从白山黑水一直打到海南岛,在万里征程中留下光荣的足迹。抗美援朝战争中,该连在第四次战役中表现出色,被志愿军总部授予“二级战斗英雄连”光荣称号,记特等功1次。

  “郯城战斗模范连”战旗

  八路军115师教导2旅6团3营8连的荣誉称号。

  1943年1月18日,八路军115师教导2旅发动郯城战役,6团3营8连冒着密集的火力封锁迅速登城,付出了很大的牺牲。郯城战役是我军首次运用“翻边战术”在敌后顺利攻克县城的经典战例。1943年8月,山东军区司令部、政治部签发命令,授予3营8连为“郯城战斗模范连”荣誉称号。

  “群众工作模范团”战旗

  “群众工作模范团”诞生于抗日烽火中,前身为八路军115师第3教导旅第9团,现为第77集团军某旅。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代中,该团与劳苦大众同呼吸、共命运,被根据地人民亲切称之为“俺们的老9团”,1942年被授予“群众工作模范团”荣誉称号。

  “任常伦连”战旗

  1938年,日寇的铁蹄踏进胶东半岛,17岁的任常伦加入了胶东抗日自卫团。1940年8月,他参加了八路军,不久后,他就凭借过人的身体素质,从日军手里缴获了战斗生涯中的第一支枪。胶东抗战,艰苦卓绝,参军仅四年的任常伦,先后在枪林弹雨中征战拼杀了120余次,缴获的枪支足足可以装备一个排。

  1944年,胶东战史上著名的长沙堡战斗打响,日军沿着烟青公路南下莱阳,开始对牙山根据地进行“扫荡”。任常伦主动请战,在弹药耗尽的情况下与日军展开激烈白刃战,奋勇杀敌,直至不幸牺牲。

  1944年,为纪念任常伦,胶东军区将他生前所在的连命名为“任常伦连”,任常伦的家乡孙胡庄也更名为“常伦庄”。

  “岱崮连”战旗

  八路军鲁中军区第2军分区所属英雄连队。

  英雄“岱崮连”为八路军鲁中军区第2军分区11团8连的荣誉称号。该连在1943年南、北岱崮保卫战中,以93人兵力抗击万余日伪军,坚守阵地18天,毙伤敌军300余人,自身仅伤亡9人(牺牲2人、负伤7人),创造以少胜多的战术范例。战后被八路军山东军区授予“岱崮连”称号,10名战士获评“战斗模范”,2015年入选第二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此外,战旗方队还有这些战旗也跟山东有关,比如1938年掩护山东省委机关突围的“铁七连”,参加鲁西地区反击日伪顽军战役的“老虎营”,以及博山连、青州连、胶县战斗模范连

  抗战期间,英雄儿女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战旗猎猎,奋起御侮。今天,我们再次近距离感受这些战旗,那段烽火记忆愈发清晰。

  护旗手、女民兵,山东兵帅又飒!

  陆军方队护旗手王义飞,“我们全家的骄傲!”

  3日上午,在九三阅兵现场,陆军方队中,一名年轻的护旗手军姿如松。他以挺拔的身姿、炯炯的目光和精准的动作,接受着祖国与人民的检阅。

  这位年轻的战士名叫王义飞,在他的家乡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宝山镇冷家小庄村,他的父亲——曾经服役多年的老兵王新国正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屏幕,寻找着儿子的身影。当陆军方队迈着铿锵正步走过天安门城楼时,王新国瞬间热泪盈眶。

  “心情太激动了,从得到儿子参加阅兵的消息以后一直激动得睡不着觉。儿子通过层层选拔,能够参加阅兵,经过天安门,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他是我们全家的骄傲。”王新国眼里噙着热泪。

  她曾是驻港部队仪仗兵,家人“激动的心情无法用语言形容”

  “我非常激动,现在能想到的任何语言,都代表不了我的心情。”3日早上6时许,张波和家人早早坐在电视机前,等待激动人心的时刻。

  张波是山东省枣庄市人,女儿张天琪出生于2000年,她是本次阅兵民兵方队的一员。张波告诉记者,女儿考入大学后参军,分到了驻港部队仪仗队。2020年退役后,她回到学校完成学业,今年6月从大学毕业。

  受访者介绍女儿在图中

  “前段时间,央媒发布了训练和彩排的视频,我就一帧一帧地看,截下几张图片,里面都有他。”张波说。他保存下一张视频截图,自豪地告诉记者:“女儿是图片里的第二排第九名,我非常骄傲。”

  应召参加九三阅兵,退役女兵李子菡深感骄傲自豪

  作为民兵方队的一员,青岛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工程专业233班的李子菡同学迈着铿锵的步伐走过天安门广场,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

  李子菡2003年8月出生,她2021年9月考入青岛科技大学,2022年9月在校报名参军入伍,2022年9月至2024年9月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

  李子菡退役复学重返校园,主动加入“火炬手”宣讲团,成为军旅故事的“传声筒”与爱国精神的“播种者”。她将驻港经历、升旗感悟、军营成长融入宣讲内容,走进班级、社团、新生训练营。在校期间,她各方面表现优异,学习成绩突出,入伍前和退役复学后,成绩均位列班级前三名。2025年2月,李子菡应召参加九三阅兵训练。

  参加九三阅兵是一份荣耀,也是一种难得的经历,问及参加阅兵的感受时,李子菡表示:“正是所有人员的共同努力,汇聚成天安门前那气贯长虹的整齐队列,凝聚成令世界惊叹的中国力量,这份荣光属于每一个为之付出的人!”

  “威海制造”闪耀九三阅兵现场

  铁甲映辉,步履铿锵。今天,一双双军靴踏过天安门广场,一件件礼服迎着阳光辉映,九三阅兵现场,“威海制造”闪耀亮相。威海企业凭借精湛工艺与创新科技,向世界展示“中国制造”的力量与风采。

  威海金猴集团凭借着过硬的实力和良好的口碑,所研发的千人联合军乐团与女兵仪仗队的军靴再次闪耀阅兵现场。

  首都40所高校3000人组成的广场合唱团用嘹亮歌声唱响《松花江上》《保卫黄河》等抗战主题歌曲,将中国青年的昂扬风采绽放在广场之上,接受着祖国与人民的检阅,广场合唱团服装正是来自威海迪尚集团的精心打造。

初审编辑:陶云江 窦永浩

责任编辑:吴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