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9024540号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0111号
技术支持: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
□记者 赵念东
通讯员 程世领 张芳茵 刘汉功 报道
大众日报东明讯 东明县充分发挥“黄河入鲁第一县”独特区域特色,将黄河大堤沿线的24个省级美丽宜居乡村试点串联,打造了“庄子故里 黄河风情”新时代文明实践展示带。
“文明实践+理论宣讲”传唱幸福篇章。以群众需求为重点,注重提升文明实践阵地的便民性和实用性,在菜园集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依托“儒学讲堂”开展“讲党史故事 读万卷好书”宣讲活动260余次,依托“庄周书画院”开展“翰墨飘香”书法公益宣讲120余次。创新开展“点单派单”精准讲,打造了群众“点单”、实践所“派单”、宣讲队“接单”的宣讲模式。利用身边阵地广泛讲,通过家庭实践站,搭建了“小板凳”“小庭院”宣讲阵地,切实把党的创新理论送到百姓身边。
结合“美德信用+幸福传万家”积分兑换机制,开展“夏季防溺水”安全宣讲、“点亮一颗星 护佑母亲河”等特色宣讲,常态化开展“我在实践所过暑假”公益宣讲活动,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发展,丰富群众生活。
“文明实践+美德健康”倡树时代新风。东明县延伸实践基地,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6处,文明实践公园广场86处,打造美德健康生活方式展示点16处,建设“学习强国”线下体验空间8处。在全县开展“黄河岸边话美德”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60余场次,积极培育人人崇德向善、助人利他的社会风尚。结合志愿服务典型事例开办美德健康生活方式培训班。
组织美德健康生活方式志愿服务队,运用“美德宣讲+志愿服务”模式开展活动,引导群众讲文明、树新风、沐德风,今年以来共开展美德健康生活方式培训28场,累计培训志愿者1600余人。
“文明实践+民俗文化”涵育文化传承。走进长兴集乡兴东新村站内的滩区迁建记忆馆,由群众自发捐献油灯、纺织机、风箱等具有时代印迹的老物品,旧村旧貌得以还原;长兴集乡老君堂村是滩区迁建保留的特色古村落之一,拥有美丽的黄河自然景观、黄河民俗文化、黄河历史文化等丰富的滩区特色文旅资源;风景优美的高村黄河历史文化苑,以“黄河高村抢险纪念碑”为主体,配套建设了治黄历史碑廊和现代治黄碑廊,东明人民多年来抗洪抢险所形成的精神谱系在这里一览无遗。
东明县将黄河文化、非遗文化、红色资源、民俗文化等要素串珠成链,成为连接“庄子故里·黄河风情”新时代文明实践展示带的“星星之火”。
“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赋予文明热情。整合辖区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发挥文明实践服务作用,针对群众需求,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菜园集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展“点亮一颗星 护佑母亲河”等特色服务项目;长兴集乡老君堂村建设展示带,群众文化娱乐活动明显增多,每逢中华传统节日来临,广场舞、盘鼓、秧歌等文化生活多种多样。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