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淄博市桓台县:每逢喜事敬长者 小食堂凝聚大民心

  淄博市桓台县自2021年开始创办长者食堂,桓台县民政局先后投入建设经费484万、770万元,但是,随着三年疫情影响和经济增速放缓,地方财政日益紧张,资金拨付有限,对长者食堂的运营产生巨大影响。在其他城市,有的长者食堂已经停办,这项民生工程能否持续下去,成为关注的焦点。

  如何实现长者食堂可持续发展,促使民生工程深入人心,省派驻淄博市桓台县“四进”工作队进行了专题调研,在走访中发现田庄镇宗王村大力弘扬孝善捐赠文化,为长者食堂长效运行提供了新思路。

  宗王村坚持党建引领、一网三联,积极盘活村集体闲置资源,依托学校旧址探索建设新型农村幸福院,打造具备助餐配餐等功能的“农村幸福院+长者食堂”互助养老模式,配备餐厅、厨房、浴室、卫生室、文化活动室等设施。服务站实行村办村营,服务覆盖全村百名老人,是一处集托养服务、长者助餐、助急助浴、文体娱乐为一体的升级版农村幸福院。

  打造“志愿服务+公益岗”相结合的互助养老模式,村两委成员、党员小组长带头参加志愿服务,定期到长者食堂做义工,带动普通群众踊跃参与,建设爱心菜园,引导村内活力老人自愿耕种,反补食堂运营,大幅度降低长者食堂运营成本,解决财政补贴不足、村集体收入不高等问题,实现长者食堂可持续发展。

  通过“自助+互助”开设问安、送餐上门等服务,对行动不便、独居留守老年人进行探视关怀,有效化解老年人居家安全风险,让外出务工子女放心、安心。通过整合社区资源,与基本公共卫生、残疾人保障等服务有机结合,使独居、空巢、失能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得到加强,进一步拉近党与广大群众的距离,真正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树立“每逢喜事敬长者”的良好村风,大力弘扬孝善捐赠文化,新婚喜庆、喜添新丁、回乡探亲等家有喜事者,都第一时间到长者食堂看望老人,自愿捐款捐物,长者食堂米面粮油蛋奶等基本实现自足,给长者食堂长效运行提供了新思路,为社会治理提供了新模式。

  “小食堂”成为乡村治理主阵地,桓台“四进”支队对此经验做法进行了充分研究讨论,认为该模式值得推广,随即联合县民政局、文明办在全县大力推广其典型经验。

初审编辑:陶云江 陈修胜

责任编辑:王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