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跨地域交流推动枣庄非遗高质量发展

  “枣相见·榴美好”文旅推介暨非遗展示——枣庄周活动,9月30日至10月7日在山东省文化馆举办。

  活动由山东省文化馆、枣庄市委宣传部、枣庄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枣庄市文化和旅游事业发展中心、枣庄市文化馆具体组织承办。枣庄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市文化和旅游事业发展中心主任李从望介绍,枣庄周活动组织盘活全市代表性非遗项目资源,集中赴省会展出,旨在展示枣庄市文化旅游事业蓬勃发展的势头,彰显枣庄市推动文化“两创”、提升非遗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生动实践。

  在济南举办的枣庄周活动,分为室内展览和室外展销两大区域,围绕“看演艺·购枣城好物”主题,推出“榴”美品、“榴”美景、“榴”美俗、“榴”美食四项活动。

  10月1日至4日,鲁南花鼓、柳琴戏等具有枣庄地域特色的非遗剧种,在山东省文化馆演出大厅集中亮相。

  “既有粗犷的高调门,也有婉转的优美声腔,枣庄戏跟枣庄的石榴一样,多姿多彩。”济南市民张连芬表示,自己住在山东省文化馆附近,今年国庆假期不仅欣赏到枣庄市的诸多非遗戏剧,而且还亲身体验了枣庄的非遗美食、非遗好物,期待“枣相见”变为“常相见”。

  山东省文化馆室外展销区,“榴”美食主题的展位让市民游客流连忘返。现场开炒的辣子鸡、热气腾腾的菜煎饼、酸甜可口的石榴汁……来自湖北恩施的自驾车游客刘郝俊,一口气购买20瓶鲜榨石榴汁。“鲜榨石榴汁买回去给老人品尝。碰到枣庄非遗展会,是此次山东之行的最大惊喜。”刘郝俊说,来山东游玩几天,之前不曾听说枣庄,也不了解。看过“枣相见·榴美好”文旅推介暨非遗展示——枣庄周活动,才知道“铁道游击队”的故事与枣庄有不解之缘。而且,枣庄的美食美景这么多,期待明年暑假到枣庄深度游览。

  “枣相见·榴美好”文旅推介暨非遗展示——枣庄周活动,不仅让更多人了解枣庄,也让枣庄本地非遗传承人进一步打开视野。

  1987年生人的李华,是枣庄市级非遗项目烙画的传承人。

  2005年,一次机缘巧合的情境下,李华开始系统学习烙画。虽然满腔热情,但是烙画作为小众艺术,在当下的市场认可度十分有限。通过在济南的展演,李华找到新的发展门路。她说:“一些观众来到展位前,咨询是否可以定制,比如冰箱贴、手机壳、灯笼等。这给我新的创意启发,回到枣庄慢慢研究,争取拿出几个新款烙画产品。”

  枣庄市级非遗榫卯木作技艺的传承人郝立岩,祖上几代人都是木工出身。到了郝立岩这,他独辟蹊径,将传统榫卯木作与幼儿教具结合,打造出“中国乐高”,进入济南等多个城市的幼儿园。郝立岩表示,“枣相见·榴美好”文旅推介暨非遗展示——枣庄周活动,为传统榫卯木作项目的推广创造了机会。济南展演期间,不仅很多家长购买了产品,还有一些游客主动添加微信,希望在所在城市进行代理,帮助进行产品推广,让他看到了传统工艺振兴的光明前景。

  汉砖造景的非遗传承人王文艳,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营销方式,如今年均超过500万元的销售额。其公司生产的汉砖造景产品,在省内的青州花卉市场以及昆明斗南花市、北京新发地等都有代理商,在枣庄带动50余位村民就业。展位上,王文艳的汉砖造景配合新近流行的苔藓土,吸引不少喜爱盆景、茶艺的市民、游客驻足欣赏。(孙辉 于程昊)

初审编辑:陶云江 窦永浩

责任编辑:李润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