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潍坊青州市:文化社区绘就“石榴花开”新画卷

  清晨,海岱书院内各族老人围坐翻阅书卷,阳光透过窗棂洒落;午后文体广场,孩子们练习回族查拳,朝气蓬勃;夜晚小剧场,居民自演话剧《石榴花开》赢得阵阵掌声……在潍坊青州市海岱苑社区,这样的温馨场景每日上演。这个多民族社区通过“空间—服务—机制—品牌”四轮驱动模式,以文化为纽带,绘就了民族团结的生动画卷。

  近日,记者在海岱苑社区看到,一座投入500万元精心打造的2000平方米“文化综合体”巍然矗立。这里不仅是藏书1.5万册的海岱书院,更容纳了民族画院创作室等12个特色功能区,年均服务居民突破3万人次。

  “我们用心将书院打造成‘多民族文化会客厅’,这里既有《青州府志》等古籍复刻的厚重,也特设了‘民族风情’专架,珍藏民族特色书籍。”社区书记任晓辉告诉记者,围绕书院核心,社区精心编织“五微”便民空间网络——5个红石榴驿站、2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主题公园与300米民族团结文化长廊星罗棋布,确保文化滋养“百米可达”。

  为让文化服务精准浇灌,社区创新推出“1334N”服务模式。针对青少年,“非遗小传人”课程特邀回族查拳、花毽等传承人亲授,年均60课时传递文化薪火;为中青年定制的“海岱寻根·民族华章故事会”,巧妙融合文化熏陶与职业赋能;“一老一小”群体则在“银龄乐活”与“科普乐园”的互动中,悄然增进跨民族情谊。这一系列精准服务年均开展200余场,惠及居民超8600人次。

  机制创新是文化社区搭建的源头活水,据介绍,海岱苑社区构建了“专职+兼职+志愿者”三级人才体系,汇聚4名专职文化干部、6名兼职骨干及60余位文化志愿者。通过深化“属地+部门”共建,与青州市图书馆、文化馆等20余家单位协同合作,开设32类公益课程,并创新了“文化合伙人”模式,吸引潍坊银行等30家企业以场地共享、资源置换深度参与,形成“政府引导+社会运营”的强劲合力。在14个多民族混居网格中,每格配备30人志愿服务队,今年以来开展各类融合活动100余场,澎湃着基层治理的旺盛生命力。

  如今的海岱苑社区,“红石榴”已成为社区最闪耀的精神图腾。通过网格走访、线上平台广泛收集,今年已汇聚各族居民文化需求建议120余条。由社区干部、乡贤、各族代表组成的“红石榴议事会”,以接地气的“拉呱式”协商,高效解决民族文化相关需求30余项。居民角色悄然嬗变——从受益者跃升为策划者、参与者与监督者。文化如水,润物无声,各族居民携手同心,共谱“海岱和声”。

  文化如水滋养团结根基,人心如籽紧抱凝聚力量。以共居、共学、共事、共乐为生动音符,青州市海岱苑社区构筑起各族群众融居奋进的“四共家园”,绘就一幅“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画卷。

初审编辑:陶云江 窦永浩

责任编辑:吴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