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国学小名士”日照诵经典 研学之旅浸润童心

  青砖黛瓦间诵千古名篇,科普馆里探海洋奥秘。8月27日,“国学小名士”研读经典城市行(日照站)活动如约启幕。

  活动以“诵读经典文脉,探寻日照风华”为主题,串联起东夷小镇、日照市博物馆、天宁小学、日照海洋探索馆四大研学站点,用“传统诵读+历史溯源+非遗实践+海洋科技探索”的独特路径,让孩子们在古今对话、国学与科技的碰撞中,读懂日照的文化根脉与时代活力,彰显出日照市在青少年文化育人与研学实践融合领域的匠心与创新。

  东夷小镇诵经典:

  文脉开篇润童心

  清晨7时50分,东夷小镇大戏台上已洋溢着朝气—— 来自日照市金海岸小学、山海天实验小学北校区、汉中路小学的“国学小名士”们身着整齐服装,手持精心制作的国学手举牌,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诵读彩排。青砖灰瓦的古镇背景里,孩子们清脆的诵读声提前唤醒了街巷的烟火气,成为当日日照最动人的晨曲。

  8时45分,开场诵读正式拉开帷幕。金海岸小学9名学子率先登场,以朱熹的《观书有感》开篇,“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的诗句从稚嫩童声中流出,既有对经典的敬畏,更有少年人对“源头活水”的鲜活理解;随后,汉中路小学15名同学带来《千古东坡》,从“大江东去”的豪迈到“但愿人长久”的温情,将东坡居士的家国情怀与人生哲思娓娓道来;最后,山海天实验小学北校区22名学子齐诵《笠翁对韵》,“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的韵律朗朗上口,对仗工整的文字在古镇街巷间回荡,引得过往游客驻足聆听,纷纷举起手机记录这“经典与古镇共生”的画面。

  “之前在课堂上背《笠翁对韵》,只觉得好玩,今天在东夷小镇里读,看着身边的古建筑,好像突然懂了‘山花对海树’里的画面感。”山海天实验小学的学生李沐瑶说。这种“沉浸式诵读”的设计,正是日照市将国学教育与本土文旅场景深度融合的缩影,让经典不再停留在课本,而是成为可感知、可体验的文化记忆。

  博物馆里探古今:

  触摸文明汲力量

  上午9时10分,随着直播镜头的无缝转场,“国学小名士”们齐聚日照市博物馆门口——此前,各区县、功能区的孩子们已在家长陪同下准时集合,带着对历史的好奇踏入这座“城市文化客厅”。活动开始前,老师特意叮嘱“静音规则”,孩子们轻轻放好书包,用手势代替交谈,展现出良好的礼仪素养。

  在博物馆资深讲解员的带领下,孩子们沿着展厅的历史脉络缓缓前行。从东夷文化的陶器、玉器,到商周时期的青铜礼器;从秦汉时期的农耕工具,到近现代的红色文物,每一件展品都成为“活教材”。“大家看这件黑陶高柄杯,壁厚不足1毫米,古人用简单的工具做出这么精致的器物,是不是比我们现在的‘手工课’还厉害?”讲解员的即兴提问引发孩子们热议,“国学小名士”胡微举手回答:“这说明古人很聪明,我们要向他们学习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

  在红色文化展区,当讲解员讲述日照本地抗日英雄的故事时,孩子们纷纷驻足凝视,眼神里满是崇敬。“以前学国学,知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今天看到这些英雄的文物,才明白这句话在我们日照有这么多真实的故事。”“国学小名士”范浚艺说。此次博物馆研学,让孩子们在触摸文明印记的同时,更汲取到成长的红色力量,实现了“读经典”与“识地域”的深度联动。

  天宁小学习非遗:

  指尖匠心传古韵

  上午10时10分,载着“国学小名士”的空调大巴准时抵达天宁小学——此前,直播镜头已通过播放该校非遗活动视频完成转场,让场外观众提前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下车后,孩子们迫不及待地走进社团教室,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启非遗体验之旅。

  在剪纸教室,老师正手把手教孩子们剪窗花。“先把纸对折,再沿着这条线慢慢剪,注意剪刀不要碰到手。”老师一边示范,一边耐心叮嘱。孩子们小心翼翼地握着剪刀,虽然手法略显生涩,但眼神格外专注。

  高艺菲很快剪出第一个花样,她兴奋地举起来展示:“以前觉得剪纸很简单,自己剪了才知道,每一刀都要用心,这就像我们背古诗,每个字都不能错!”;在湿拓画教室,老师将颜料滴入水中,轻轻搅动便形成斑斓的图案,孩子们亲手将宣纸铺在水面,瞬间 “拓” 出独一无二的画作。“太神奇了!就像把古诗里的‘水光潋滟’画在了纸上。” 孩子们的惊叹声此起彼伏。

  “非遗是传统文化的‘活化石’,让孩子们亲手做,比单纯讲更有意义。”天宁小学老师王丽说。而直播镜头对非遗体验的全程记录,更让传统技艺通过现代传播方式走进更多家庭,成为日照市“传技艺”与“扩影响”的创新实践。

  海洋科普启新思:

  科技赋能拓眼界

  下午2时30分,经过午餐休整的“国学小名士”们,乘坐大巴前往日照海洋科普馆——这是此次活动的“科技压轴”环节,也是国学与科技碰撞的高潮。走进科普馆,巨大的水族箱、高清的海底投影、互动式的科学装置,瞬间让孩子们沉浸在海洋的奥秘中。

  在“海洋生物多样性”展区,讲解员通过全息投影技术,让孩子们“看到”鲸鱼在深海游动的场景。“大家知道吗?古人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今天我们用科技发现,海洋里有20多万种生物,比古人想象的还要神奇!”讲解员的话引发孩子们的好奇,他们围着互动屏幕,轻轻点击就能了解不同海洋生物的习性。

  “以前读《观书有感》,觉得‘半亩方塘’已经很大了,今天看到海洋,才知道世界这么广阔。科技就像‘源头活水’,能让我们看到古人没见过的东西!” “国学小名士”张泽瑞、王硕异口同声地感慨道。活动结束后,孩子们统一返回博物馆,由家长接回。不少家长表示:“既能读经典,还能了解家乡的文化,这样的活动太有意义了!”

  从东夷小镇的经典诵读到海洋科普馆的科技探索,从博物馆的历史溯源到天宁小学的非遗实践,日照市以“户外诵读+场馆研学+校园体验”的三段式设计,为“国学小名士” 搭建了一个“古今对话、文理交融”的研学平台。在这里,国学不再是孤立的文字,而是能与本土历史共鸣、与现代科技对话的鲜活文化;科技也不再是冰冷的装置,而是解读经典、探索世界的工具。

  此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在行走中感受了日照的自然之美与文化底蕴,更彰显出日照市在青少年文化育人领域的用心——以经典为基、以科技为翼、以本土为根,让文化传承有温度、有深度、有活力,为更多青少年播下“爱经典、爱家乡、爱科学”的种子。

初审编辑:陶云江 窦永浩

责任编辑:李润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