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9024540号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0111号
技术支持: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
8月28日晚7时,胶州市里岔镇,一场骤雨过后,忙碌了一天的村民,纷纷出门前往不远处的广场聚集,2025年胶州市夏季村晚示范展示暨“里仁新语”宣讲活动即将开演。
“过去哪有这样热闹的场景?如今不出村就能看到这么精彩的演出!”瞅准了舞台前方的位置,村民韩廷义一边落座,一边感慨。“乡村振兴,不仅改变了村庄的面貌,更点亮了我们的文化生活。”
7点30分,晚会正式开始。来自里岔新村的邻里艺术团秧歌队率先登场预热。铿锵的锣鼓声中,队员们手持彩扇,脚步欢快,用充满乡土气息的秧歌舞点燃了全场气氛。歌曲《胶河河畔的新歌》温情演绎发展故事,情景剧《乡村振兴在路上》真实再现振兴实践......一个个“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的节目,引来阵阵掌声。
“这些年,我们始终坚持让老百姓当主角,通过‘文艺+宣讲’‘文艺+表演’‘文艺+展销’等创新形式,不仅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文化盛宴,更推动了优质文化资源和产业资源下沉一线,让‘村晚’成为乡村振兴成果展示的重要舞台。”里岔镇宣传委员许琛介绍。
演出间隙,里岔新村邻里艺术团秧歌队队员顾金平边整理演出服边对周围的演员们说:“以前农闲时,大伙不是打牌就是闲聊。现在好了,大家有时间就一起排练节目,既娱乐了身心,也增进了邻里间的感情。”据了解,今年该艺术团已编排各类节目10余个,赴周边村庄演出近20场,受到了周边村民的热烈追捧。
在观众座区后方,胶州剪纸、螺钿、涵岛水饺、一船小鲜、里岔黑猪肉、金融宣讲、信用宣讲等摊位依次排开,一场降雨让商户和宣传员们收起了摊位,靠在摊位上乐呵呵地看起了节目。“每次‘村晚’我们都来,除了能跟乡亲们一起看演出外,还能给大家普及一下反诈和金融知识。” 青岛农商行胶州里岔支行行长陆吉刚说。
据了解,此次“村晚”举办地里岔镇“智农祓里”青岛市乡村振兴片区,是青岛市重点打造的市级乡村振兴片区,已集聚涵岛食品、一船小鲜等一批优质农产品企业。目前,该片区正以高效设施农业为主题,依托上合祓泽种业、粮食烘干仓储等重点项目,全力打造设施农业发展示范区、现代农业创新转化区以及和美乡村产文居融合区,着力构建产居共融、联农共富、三区共生的设施农业集成示范区。
“片区内文化内涵提升,是我们乡村振兴片区打造和美乡村产文居融合区方面的工作重点。”晚会现场,里岔镇党委书记孔浩介绍,近年来,该镇依托“三山三水万亩林”的生态底蕴和“千年祓都”的历史内涵,培育了桃李春风田园综合体、前芦“时光照相馆”等一批特色景点,文旅基础不断完善。
“聚焦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我们将‘村晚’等文艺活动作为进一步提升乡风文明、增强片区文化内涵的有力抓手,努力构建文化赋能、旅游带动、文旅融合的新格局。”孔浩介绍。
文化惠民,全域绽放。近年来,胶州市依托800余支基层文化队伍,培育70余个邻里艺术团,打造620余个精品节目,广泛开展“串门走亲”等文化服务。2025年已举办“村晚”30场,其中,胶北桃花季“村晚”获评山东省级示范点,里岔四季“村晚”获评国家级示范点。
胶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孙展表示:“将继续坚持以群众为主体、以乡村为舞台、以文化为纽带,让‘村晚’成为培育乡村文化、承载地方记忆、展示乡村特色的重要载体,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持续注入新动能。”(记者 白晓 通讯员 王明敏)
初审编辑:陶云江 窦永浩
责任编辑:李润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