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9024540号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0111号
技术支持: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
灯塔曾照亮救亡之路 灯塔正照亮复兴之路
一首“山东军民内心迸发出来”的歌
左图:晚年的沙洪(左)与王久鸣的合影。右图:歌曲《跟着共产党走》简谱。(沂南县委宣传部供图)
清晨,沂蒙山腹地,临沂市沂南县东高庄在薄雾中苏醒。抗大一分校文工团旧址的院落中,传出铿锵的合唱:“你是灯塔,照耀着黎明前的海洋;你是舵手,掌握着航行的方向……”
80岁的张丙和同东高庄文艺合作社的老伙伴们正在排练。“打小就会唱,俺们这儿,男女老幼,没有一个不会唱《跟着共产党走》的。”
这看似寻常一幕,承载着历史千钧。
85年前,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刻,这首歌诞生在这个普通却又不平凡的山村。随后,飞出沂蒙,穿越烽火,传遍长城内外、大江南北。1949年10月1日,汇聚成开国大典上30万军民的震天合唱。2021年7月1日,在文艺演出《伟大征程》现场再次唱响,激荡着建党百年的荣光。
这首歌,何以穿越时空,成为亿万人民心中不灭的旋律?我们循着歌声,走进孕育它的土地与历史,去寻找答案。
“共产党是人民的救星!”
东高庄实景沉浸文献剧场内,泛黄的书信、夯土墙上的老照片,以及“老馆长”的讲述,将人们带回那段峥嵘岁月。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日军侵入山东,国民党地方政府官员纷纷弃职潜逃,大批政权垮台。日军烧杀抢掠,人民群众彷徨无助。
1938年底,中共中央作出“派兵去山东”的重大决策。
沂蒙山区地势险要,战略位置重要,但当时的形势错综复杂,日伪军残酷“扫荡”,国民党顽固派摩擦不断,土匪肆虐,百姓苦不堪言。
八路军115师主力部队初到时,群众因长期受军阀欺凌,对军队心存戒备,纷纷避走。但很快,村民们发现了不一样:八路军进村不扰民,对民财秋毫无犯,还主动帮着干活。
东高庄,曾是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八路军第一纵队机关、八路军山东纵队机关、抗大一分校校部等驻地。95岁的麻俊勤老人至今记得:“我家几间屋子住着八路军,他们吃的是地瓜干,睡的是山茅草铺的地铺。每天一早,都帮俺家把水缸挑满、院子扫得干干净净。”
“缸满院净”,是军爱民的缩影。
1939年秋,徐向前率部进驻东高庄。他不让房东麻文恒称自己为“长官”,而是称“老徐”。晚秋时节天气已经很凉了,见麻父咳喘不停,徐向前便把自己的大衣给他披上,“俺住在你家,你就是我的父亲,我就是你的亲儿子。”
真心捂热民心。
为配合游击战,东高庄百姓响应八路军号召,将防御土匪的圩子全部拆除。“这些圩子是几代人的心血,没有老百姓支持,是不可能拆除的。”沂南县委党史研究中心副编审徐庆芳说。
减租减息、“豆选法”民主选举、妇女上冬学识字班……一系列举措让根据地人民政治上获得了权利,生活上得到改善,思想觉悟得到提高,抗战热情不断高涨。
事实让根据地人民认识到,“共产党是人民的救星!”“有了共产党,中国不会亡”。1943年8月12日,山东省临时参议会第一届第二次全体议员大会发表宣言:“山东人民所体验的事实,也就足够证明:共产党八路军才是人民的救星,是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指导者与执行者。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抗日民主根据地,也就没有了中国。”
“要想幸福,要想自由,就要跟着共产党走,跟着毛主席走!”1943年12月,出席山东省滨海区模范劳动者大会的全体劳模致电毛主席——“你怎么走俺怎么走”。这是根据地人民发自肺腑的心声。
……
“正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民众被唤醒。人民群众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光明。”山东省委党史研究院研究二处处长、一级调研员闫化川说,“共产党不是用空洞的口号,而是用实际行动赢得老百姓的拥护。”
“这首歌的歌词不是作出来的”
在这样的土壤中,《跟着共产党走》(又名《你是灯塔》)的诞生可谓水到渠成。
“我们创作这首歌曲所抒发的,不只是我们自己对党的赞颂,而是用我们的语言和音符,忠实表达沂蒙人民对党的那种深厚无边的衷心爱戴。”词作者沙洪,生前曾回忆起1940年1月抗大一分校来到沂蒙地区时的情景:“沂蒙群众称我们是毛主席从延安派来的‘老八路’,我们每到一处,就被父老乡亲们热情围起来,嘘寒问暖,端茶送鸡蛋,使我们深切感受到淳朴的沂蒙人民,对共产党、八路军有一种浓浓的爱和深深的信赖。”
1940年6月,抗大一分校准备“七一”在东高庄召开党代会,要求文工团表演节目,教唱新歌。文工团副主任王久鸣和政治部宣传科干事沙洪接下任务。22岁的王久鸣表态:“如果有人在10分钟内能写出歌词,那么我10分钟也能把它谱成歌曲。”20岁的沙洪痛快地说:“他能在10分钟内谱成曲,我也一定能在10分钟内作完词。”
沙洪在树林里席地而坐,在膝盖上铺开纸笔,10分钟便完成了歌词创作。王久鸣看完后激动地说:“这就是我想要的歌词。”他同样用10分钟谱完了曲。
为什么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创作出一首唱响全国的歌?后来,沙洪从抗大一分校调到大众日报工作,成为党报事业的开拓者。他曾解释说:“这首歌的歌词不是作出来的,而是山东军民内心迸发出来的!”他说,人民群众很清楚地看到,只有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才是真正坚决抗日的,真正和群众同甘共苦,真正为人民服务的。
1940年8月19日,山东省临时参议会出席山东省联合大会的全体代表,向中共山东分局致函《敬礼!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象一座光耀万丈的灯塔,这光明照耀着山东每个角落,山东三千八百万的抗日人民,正在欣悦地愉快地追随着这光明迈进。我们愿团结在你的周围,并在你的指导与帮助下共同迈进,为创造模范山东抗日根据地而奋斗,为创造光明灿烂之新山东而奋斗。”
当年,《跟着共产党走》在抗大一分校党代会和建党19周年纪念会上正式演出后,很快通过手抄、口传在山东抗日根据地流传开来,又传到苏皖等根据地,甚至传到敌占区。
水乳交融 生死与共
“年青的中国共产党,你就是核心,你就是方向。我们永远跟着你走,人类一定解放。我们永远跟着你走,人类一定解放!”这样的歌词和旋律,历经血与火的淬炼,更加深入人心。
一年后,更加残酷的战斗在沂蒙山区打响,歌声中坚定的信仰、昂扬的力量,有力地鼓舞了广大军民。1941年12月,和尚崮发生惨烈战斗。为掩护当地群众和沂南行署机关人员2000多人转移,山东纵队二旅四团三营九连、十连172名指战员放弃撤退,毅然阻击数倍于己的敌军,伤亡惨重。最后剩下的17名战士宁死不屈,跳崖牺牲。
抗战期间,山东八路军将士为掩护老百姓而跳崖牺牲的壮举,有11次之多。军爱民,民拥军。那时,八百里沂蒙,山山有枪声,崮崮有炮火。冒着战火,群众拼死救下一个又一个八路军伤员。
小布袋峪村党支部书记刘苦妮,带领全村先后掩护20余名伤病员。她丈夫因不肯供出伤员,被敌人绑在树上烧死,儿子为引开敌人,壮烈牺牲。
这样的场景,在以沂蒙为中心的山东抗日根据地还有很多:“沂蒙母亲”王换于,倾尽家资办起地下托儿所,养育了一群干部子女和烈士遗孤;胶东300多名乳娘和保育员,抚育了1223名革命后代,在日军的“扫荡”和多次迁徙过程中,乳儿无一伤亡……
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这是党群的双向奔赴。党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为人民谋解放,人民跟党走、无私奉献,共产党、八路军和老百姓形成了坚不可摧的命运共同体。在这种基础上,党群军民关系升华形成了沂蒙精神。”闫化川说。
“一同打鬼子,一同烧炮楼,一同闹减租,一同护秋收,吃的是一锅饭,点的是一灯油”。“一家人”的党群关系,正是沂蒙精神的核心所在。
临沂市委党校管理学教研部副主任宋佳栋认为,中国共产党扎根于人民,以生命守护生命,用真心换取真心,催生出改天换地的磅礴伟力。
一组数据为《跟着共产党走》写下了令人震撼的注脚:1938年,八路军主力初来山东时不过几千人。到抗战胜利时,山东八路军正规军达到27万人,还有近百万八路军地方武装。
岁月洗礼 信仰弥坚
“我们永远跟着你走,人类一定解放……”在解放战争中,每解放一座城市,《跟着共产党走》的歌声就会在那里响起。
从山东抗日根据地走出的96岁老兵王茂泽记得,随军开进解放后的上海时,电台几乎天天播放《跟着共产党走》。
更令人振奋的是,1949年10月1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上,军乐队奏起了《跟着共产党走》,30万军民群情振奋,齐声高唱。
1980年,《跟着共产党走》入选向部队推荐的12首歌曲时,经作者同意,歌词中“年青的中国共产党”改为“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王久鸣生前深情写道:“我认为群众喜爱这首歌,词曲作者个人所起的作用是微不足道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敬爱的党,她在人民群众中享有崇高的威望。”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晚年的沙洪与王久鸣再度携手创作了续曲《颂歌》,倾注了两人对党的一片深情:“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您的旗帜永远飘扬指向前方。一切为了振兴中华,一切为了全人类的解放……”
20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在国家体育场举行的盛大文艺演出《伟大征程》中,《跟着共产党走》作为开场曲震撼响起。
“以前唱是盼解放,现在唱是谢恩情。跟着共产党走,日子越过越有奔头。”东高庄76岁的村民张立泉说。
漫步东高庄,房屋错落有致,道路宽敞整洁,广场明亮开阔。变化始于东高庄红色片区的整体提升,通过红色文旅项目建设、人居环境整治,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新时代,党群同心的故事谱写新篇。东高庄村党支部书记麻厚波说,在项目选择上,“干什么”和群众商量着干;在项目建设上,干部领着群众干。
25岁的选调生孟臻驻村两年,深有感触:“当年的‘灯塔’照亮救亡之路,现在的‘灯塔’照亮复兴之路。”驻村期间,她与团队开发红色文创产品,创新文艺节目,带动村民参演增收。
骤雨初歇。抗大一分校文工团旧址山墙上,“跟着共产党走”六个红字格外明亮。
远处,东高庄新居群落与沂蒙群山交融成画——当年指引方向的灯塔,如今已化作照亮万家灯火的星河;当年凝聚民心的旋律,正在新时代伟大征程上奏响更宏大的乐章。
歌声未止,征程不息!(记者 刘笑笑)
初审编辑:陶云江 窦永浩
责任编辑:吴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