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聊城市东昌府区:“深耕细壤”培树新人 多维赋能护航成长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立德树人,久久为功。近年来,聊城市东昌府区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全环境立德树人全过程,持续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厚植未成年人茁壮成长的沃土。

  以红色信仰“立苗”,筑牢成长之基

  在柳园街道聚源社区的“小粉笔”公益课堂上,一场爱国主义教育课正在进行。82岁的“五老”志愿者、市级道德模范梁长洪为孩子们开展“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红色血脉”主题宣讲,极具感染力地讲述,孩子们听得格外认真。“梁爷爷讲他以前当兵的故事,那时很艰苦,但大家都很有毅力。我们应该好好学习,从身边每一件小事做起,把这份精神传递下去。”“小粉笔”公益课堂学生王梦羽说。

  东昌府区秉持全环境立德树人理念,打造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链条,在校内构建“红色长廊”“红色资库”“红色剧目”等“十个一”红色基因育人体系,推行“学科知识+德育元素”全学科教学育人,先后推出1000余个精品思政教程学程、100节精品思政课。在校外依托孔繁森同志纪念馆、东昌府烈士陵园、东昌府博物馆等建立11处中小学校外思政课堂和20个学生研学旅行基地。扎实推进家校社沟通,开展家长学校、家长课堂“红色主题宣讲”、红色研学、红领巾寻访实践教育等活动,实现思政实践教学“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深度融合。作为革命老区,东昌府区大力培塑“红育东昌府”思政品牌,开展“行走的思政课”系列活动,推出《孔繁森》等10余部精品红色舞台剧,利用实践课程、情景演绎、舞台剧等形式,让红色文化成为“活教案”。

  以多元阵地“育苗”,拓展成才之路

  在泥土的芬芳里,孩子们解锁关于收获最生动的答案。广平镇双庙魏小学依托自然与生活课堂,组织学生走进校园劳动实践基地,开展“挖地瓜·悟农耕”主题活动和“探秘萝藦果与鹅绒藤”中药实践活动,同学们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在动手操作中体验劳动乐趣,把“爱劳动、会劳动”的种子种进心里,让成长更有“烟火气”。

  东昌府区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为阵地,鼓励有条件的社区设置专门的未成年人活动室,打造“第二课堂”,发动志愿者、社区(村)工作者、各类榜样典型模范为孩子们提供免费课后服务,组织开展宣讲、手工、体育、艺术等活动。在文明校园建立了25支“童心同行 未你而来”全环境立德树人宣讲队伍,打造“一校一品”校园文化品牌。依托“童声润东昌”特色品牌,开展“红领巾讲解员”“红领巾爱学习”“红领巾八个一”活动,引导少先队员从小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围绕“我们的节日”主题,开展“学雷锋志愿活动”“走访革命战士”“红色故事大赛”等活动,让未成年人在潜移默化中知礼仪、尚友善、创文明、乐奉献。同时在城乡各中小学开展“把爱带回家 同心护成长”“拒绝校园霸凌 阳光伴我而行”“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童声里的中国”等主题活动。

  以社会合力“护苗”,守护未来希望

  “转、转、转,抢凳”礼堂里传来阵阵游戏声音,一场别开生面的“心理健康进校园”活动在聊城市实验小学开展,来自东昌府区中医院的专业医生,用寓教于乐的方式向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心理调适方法,增强心理健康素养。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东昌府区通过整合各界力量、协调各类资源,联合各相关职能部门(单位)开展“校园四进”(文物进校园、电影进校园、法治宣传进校园、心理健康进校园)活动,本年度截至9月份已组织40余场次,引导孩子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取得良好社会反响。围绕“为小”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打造了“小粉笔”“我是小掌柜”“运河非遗体验”“小角落里的大梦想”等项目。利用市民广场、口袋公园、红色教育基地等公共区域,设置含有全环境立德树人元素的公益广告。深入开展 “扫黄打非” 进社区、进校园等宣传活动77 场次,张贴 “护苗” 主题海报 3900 余份,发放 “绿书签” 6000 余份,有效保障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初审编辑:陶云江 窦永浩

责任编辑:李润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