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9024540号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0111号
技术支持: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
“娘,俺想把婚期延到明年,腾出钱垫付流水线。”“儿女成家是俺夙愿,早抱孙子早把丁添。”……随着茂腔对白响起,现代茂腔小戏《胶白情缘》激情上演:主人公志成带领乡亲们致富,需要建设辣白菜生产流水线,与自己的婚期有冲突,婚期一再延期,这就惹得盼着儿子早日成婚的母亲张大娘憋了一肚子火,矛盾骤起。
舞台上,志成拉着母亲的手深情劝说,声腔里透着无奈与坚定,张大娘气得把围裙解下狠狠地摔到桌子上,生气地背过身抽泣擦泪,台下观众瞬间被带入戏中。
近日,青岛西海岸新区市民文化中心剧场内座无虚席,随着开场音乐响起,青岛市“乡风文明”小戏小剧优秀作品集中展演的首场演出启幕,现代茂腔小戏《胶白情缘》首先登台展演,塑造了以志成为代表的扎根乡村、无私奉献的基层干部形象。
评委之一、原青岛市吕剧团团长、国家一级演员龚鲁阳在现场点评时说:“这部小剧向真向善向美,演员唱念做表显示出了很扎实的基本功修养,个人形象富有魅力,志成的扮演者充满了阳刚之气,儿媳的扮演者靓丽舒雅,张大娘的扮演者很朴实,很有舞台的掌控力,三人唱得很地道,茂腔味儿很正,非常好听。”他建议,可以进一步下功夫修改,让人物形象和故事更加丰满,小剧会更有魅力。
首场演出的7个精品剧目,除了茂腔小戏《胶白情缘》,其他剧目也各有看点。小品《看孩子》幽默探讨托育难题,展现民生关怀;茂腔小戏《五颗扣子》则演绎了抗美援朝的5位战士,在冲锋之前把自己军装上的扣子作为特别党费,最后壮烈牺牲的故事,传递大无畏的红色革命精神;小品《亲家王有财》通过亲家之间的误会矛盾引发一连串啼笑皆非的闹剧,展现喜事新办的主题;小品《三胎之后》、茂腔小戏《小欢喜》等节目,围绕性别平等、和谐代际关系等主题,描绘出一幅幅新时代家庭文明新风尚的生动图景。
“我感觉很好,非常愿意看,故事多姿多彩。”“我虽然不会唱,但非常愿意看,希望以后能看到更多这样的小戏小剧。”乡土气息浓厚的7个小戏小剧,收获了现场观众的掌声和点赞,在欢声笑语中引导大家讲文明、除陋习、树新风。
在文艺创作日益贴近大众生活的今天,小戏小剧因其篇幅短小、情节紧凑、互动性强,逐渐成为传递民生温度、展现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整场演出聚焦现实题材,作品涵盖柳腔、茂腔、方言小品等多种形式,既有对孝老爱亲的深情讴歌,也有对婚丧嫁娶陋习的幽默讽喻,用小剧情承载大情怀,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不仅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也为全市乡风文明建设注入了新的文艺活力。
本次“乡风文明”小戏小剧展演活动由青岛市委宣传部等单位主办,青岛市文化馆等单位承办,聚焦“乡风文明”主题,旨在活跃乡村文化生活,鼓励群众性文化活动与乡风文明建设同向同频,传递文明理念,吹拂时代新风。(记者 薄克国)
初审编辑:陶云江 窦永浩
责任编辑:吴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