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9024540号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0111号
技术支持: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
泰安“泰麓青音”大学生宣讲团用青春话语讲“活”时代新声
基层宣讲,来了一支“青”骑兵
身着华美戏服,头戴威风宝盔,伴随着紧张急促的鼓声,山东服装职业学院学生万郝罡一亮相,便赢得了台下观众的热烈掌声。
“今天,我是一名京剧传承人,也是创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践行者。”近日,泰安市“泰麓青音”大学生宣讲团示范宣讲报告会上,万郝罡的宣讲既体现了戏曲艺术魅力,又兼具专业深度与情感温度,用青年语系展现了文化自信。
在泰安,理论宣讲正在被青年学子重新定义。一支由驻泰高校优秀学子组成的宣讲队伍——“泰麓青音”大学生宣讲团,化身理论宣讲“轻骑兵”,用更接地气、更有温度、更富活力的语言,让党的创新理论在泰汶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理论宣讲怎么讲?形式创新是关键。各学校打破传统“说教式”框架,用感人的情节、动人的故事和生动的语言,构建起年轻化、互动化、场景化的宣讲体系,推动党的创新理论从“入耳”到“入心”。
师生脚步到哪里,宣讲就在哪里。除了形式上的创新,在理论宣讲阵地建设上,山东农业大学师生深入村镇、企业、田间地头,畅通理论宣讲的“最后一公里”。“目前学校构筑了线下线上两个渠道,打造校内校外两个维度,持续提升理论宣讲实效。”学校党委副书记张然表示。
在泰安市邱家店镇王林坡村,扎染工坊的改造成为泰山科技学院理论宣讲的生动课堂。学校学生在工坊内设计打造的“二十四节气”文化墙,如今也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点,带动村集体电商直播单日销售额突破3万元。
“宣讲员不能只做理论的搬运工,要有一双沾满泥巴的脚,到田间地头去搜集冒热气的素材。当专业所学变成乡村振兴的金钥匙,理论宣讲自然就‘活’了起来。”泰山科技学院团委书记武浩然说,学校学生用脚步丈量乡村,再将亲身参与的乡村振兴故事讲给青少年学生、基层老百姓、干部职工听,会让理论宣讲更有说服力、更具感染力。
在“泰麓青音”大学生宣讲团的带动下,驻泰各高校共组建“复兴有我”“冉冉星火”等特色青年宣讲团180余支,持续开展线上线下各类宣讲活动2600余场,累计为近12万名青年大学生送上充满正能量的“精神大餐”。
“我们坚持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充分发挥高校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抓好面向青年的宣讲,依托立体宣讲阵地,创新宣讲形式,打造宣讲新格局,扎实开展理论宣讲工作。”泰安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市委教育工委书记马保文表示,泰安将持续擦亮“泰麓青音”大学生理论宣讲名片,让理论宣讲持续引领青年、凝聚青年,让真理之光照亮青春奋斗之路。(记者 王洪涛 曹儒峰)
初审编辑:陶云江 窦永浩
责任编辑:吴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