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张军桥长眠故乡怀抱 送烈士最后一程

  张军桥长眠故乡怀抱,家乡父老别泪如雨,送烈士最后一程

  生前作“桥” 身后为“范”

  11月25日清晨,潍坊市殡仪馆,肃穆安静。

  馆外,前来参加送别仪式的人默默在胸前戴上白花,排队等待进入灵堂。馆内,张军桥的家人泪流满面,互相搀扶着走入灵堂,张军桥的弟弟上前仔细整理骨灰盒。花圈簇拥着“援鄂援非,仁心化桥连中外;救心救溺,大爱如军振古今”的挽联。

  上午8点,张军桥烈士送别仪式正式开始。张军桥的亲属、领导、同事、朋友、校友以及各界群众,面向烈士骨灰盒肃立,沉痛悼念。

  张军桥的妻子祝琴含泪送别丈夫:“军桥的一生是不断奔赴的一生。我的爱人,一路走好。我会照顾好父母,抚养好孩子,让她们知道爸爸是一位真正的英雄。”

  昌乐县第一中学党委书记陈子友忘不了,在学校七十五周年校庆之际,张军桥以学校2001级校友、援外医生身份发来视频,激励青年学子们树立远大理想。“军桥发起‘心跳行动’,利用业余时间‘摆摊’普及心肺复苏术,2万多人次受益。学校在今年9月1日的开学第一课中,特别开展了急救教学,讲述张军桥的故事,让学生们在榜样的带领下厚植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

  “桥哥,大家都很想你,我们一定会继承你的精神。”张军桥的同事们泪洒现场。退休教师刘明亮推着轮椅上的妻子来到现场,两人都曾是张军桥的初中老师。刘明亮回忆说:“张军桥是个好孩子,上学时就争着扫地、帮别人打水。从知道他牺牲的消息就一直挂念着,想来送送他。”

  上午10点,灵车托载着张军桥烈士的骨灰,缓缓驶入位于市中心的潍坊市革命烈士陵园。各界群众早已等候在这里,一同送别这位白衣勇士、救人英雄。

  “他当医生的时候治病救人,又因为救人而牺牲,让我太敬佩了。”潍坊市民秦秀娟站在人群中流着眼泪说。

  “潍坊好人”张铁群一大早就买了鲜花,和一起做公益的好友赶到陵园。“我也救过人,知道救人那一刻什么也来不及想,对这样的好人我们永远不能忘记。”

  “烈士安息,一路走好!”观看直播的济南市民张振热泪盈眶。“面对他人遇险,他没有丝毫犹豫,他是有血性的人。”

  “很心疼他,张军桥是非常纯粹的一个人,我们都觉得应该来送送他!”在潍坊工作的王女士和同事相约一同来为烈士献花。

  安葬仪式现场宣读了烈士评定文件。张军桥牺牲后,被追授“齐鲁时代楷模”“山东省道德模范”荣誉称号,先后被中央政法委、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委授予“中国好医生”“见义勇为勇士”“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工作者”“2025最美医生”。

  从湖北到坦桑尼亚,一次逆向而行,一次跨越山海,指向的都是最需要医者的地方。山东第二医科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附属医院(临床医学院)党委书记王承高说,新冠疫情暴发初期,张军桥主动请缨出征,全力救治患者。援鄂归来,他和团队面向公众开展心肺复苏术培训,将医者的责任从医院内的救死扶伤扩展到了社会性的生命教育。“母校永远记得你,我们永远想念你。张军桥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奋勇前行。”

  临近中午,温暖的阳光铺满了烈士陵园的广场。在礼兵托扶下,张军桥烈士的骨灰被护送至安葬区进行安葬。骨灰盒上,覆盖上了他生前穿过的援坦桑尼亚医疗队队服,亲友们含泪将花瓣撒向墓穴。人们排成长队,依次向烈士敬献鲜花。

  英雄远去,精神长存。烈士陵园旁,冬日的虞河静静流淌。安葬仪式结束后,很多市民仍在烈士墓前驻足,久久不愿离去。

  “去时少年身,归时英雄魂”。整理挽联和鲜花的潍坊市革命烈士陵园工作人员说:“继承英烈遗志,传承精神火炬,这是对烈士最好的告慰。”(记者 赵琳)

初审编辑:陶云江 窦永浩

责任编辑:吴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