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潍坊青州:文化织就书香烟火共融的人文空间

  秋日的晨光漫过潍坊青州市和合文化书院的格窗,十岁的姜博文屏息凝神,将最后一道锦边仔细贴在状元帽檐。在他身旁,十余个孩子正用心编织着手中的彩线,让青州沉淀千年的文脉在指尖获得新的生命力。

  “我们传承的不仅是技艺,更是这片土地的文化基因。”青州市状元文化协会秘书长、青州一中高级教师张爱清轻声讲解着。这座占地1200平方米的书院,早已超越物理空间的局限,如同一座精神灯塔,以其温暖的光芒照亮社区,温润人心。晨光中的读书声,午后的欢笑声,共同织就“和合旗城 幸福万家”的生动图景。

  书院的生命力,源于其真诚的文化自觉。在和畅阅读区,一年级的石峻政沉浸在《西游记》绘本的童话世界里;不远处,上班族王媛正利用午休时光在此阅读学习。除和畅阅读区外,书院还精心打造了和美大讲堂、和悦活动室、和谐小剧场、和顺会客厅,五大功能空间如同五弦琴瑟,各司其职又彼此呼应,共同奏响了一曲全龄覆盖、雅俗共赏的“文化协奏曲”。

  这些充满烟火气的场景,源自书院独特的“幸福联盟”机制。通过整合辖区30多家社会组织与商户,书院成功构建了一个开放、共享、互益的“文化生态圈”——烛光公益的专业服务、猎鹰救援的应急课程、粗菜馆的厨艺课堂在此交汇,让优质资源精准流淌至居民需求的每个角落。

  更令人欣喜的是“志汇银行”的创新实践。居民王秀珍用志愿服务积分兑换花艺工具时,脸上洋溢着满足:“既能帮助邻里,又能收获所需,这样的好事让人干劲十足!”这套巧妙的机制,将个体的参与热情转化为了社区文化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文明实践服务在这里形成了良性循环:退休教师传授书法技艺,年轻志愿者演绎传统故事,公益托管解决家长难题,每个人都在付出与收获中找到归属。

  书院最动人的,在于其对居民文化需求的细腻洞察与精准呼应。针对不同群体打造的课程体系,让文化服务如春雨般浸润每个家庭的需要:青少年在“益路繁花”中成长为社区小主人,长者在“朝夕美好”中重拾青春活力,“幸福敲门”传递着邻里关爱,“春风化雨”化解着生活矛盾,“馨安相守”守护着特殊群体。

  “从我们教什么到居民需要什么,这个转变让文化服务真正走进了大家心里。”书院负责人张婧的感慨,道出了书院受欢迎的关键。

  截至目前,书院已开展130余场活动,3000余人次参与。这些数字,丈量的是文化服务的广度,更勾勒出居民精神图景的日益丰盈。此刻,活动室里的欢笑声再次响起——孩子们举起完工的状元帽,阳光跃动在张张笑脸上。在这片1.5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文化的种子早已生根发芽,长成一片可供全体居民诗意栖居的文化浓荫。

  和合书院这支浸润着温情的文化之笔,正以其最朴素也最深刻的方式,继续书写着“和合旗城,幸福万家”的动人篇章,为文化书院建设描绘出一幅充满温度的“旗城画卷”。(大众新闻记者 石如宽 通讯员 刘雪萌)

初审编辑:陶云江 窦永浩

责任编辑:李润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