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把“文化夜宴”摆进“夜经济”

  5月1日傍晚,黄河大集日照文化夜市在日照市文化馆开市,市集上,黑陶、农民画抱枕、剪纸等一批可玩、可赏、可品的非遗项目,通过公众喜闻乐见的赶大集形式集中展现,文化韵味照进夜间经济。

黄河大集日照文化夜市吸引来不少市民游客

  夜间经济是20世纪70年代英国为改善城市中心区夜晚空巢现象提出的经济学概念,指发生在当日18:00到次日6:00、以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为消费主体,以休闲、旅游观光、购物、健身、文化、餐饮等为主要形式的现代城市消费经济。

  仅从概念来看,夜间经济指的就是“经济文化”活动。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在很多地方的实践中,只注重发展了“经济”,而缺少了“文化”。

  事实上,夜间消费不应该局限于买买买、吃吃吃、玩玩玩,而应该有更多元的选择,“夜经济”应该对文化消费有足够的时空让渡。没有文化消费这一块,“夜经济”也许就是一场跛足表演。

  当下消费正在强劲复苏,激活“夜经济”作为对冲疫情影响、稳定经济的一项重要措施,如能注入艺术、教育、体育、时尚等新元素,引入体验式、娱乐式、互动式等多元业态,构建集“食、游、购、娱、体、展、演”等于一体的多元消费空间,也是对市场的有效拓展和增容,能够为“夜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摄影丨王瑞红

  近些年,有些城市也在加速推进“文化夜市”构建。

  比如,2021年江西南昌县莲花书屋莲盛广场就有了文化夜市的雏形:传承不息的非遗文化展示、深入人心的文学经典读本、唤醒灵感的蓝靛扎染技艺、寻回中古记忆的复古潮物,以及激情四射的街头艺术家、风格独特的气味博物馆……汇聚“河畔市集”,特别热闹。

  从2022年起,安徽启动了以18—40岁人群为主要服务对象的“青年文化夜市”项目,在提供阅读、自习、观展等基础服务外,还开设了专属年轻人的艺术培训课程,并组建了一大批青年文艺团队,他们带着曲谱背着吉他,在星空下挥洒对艺术的热情,享受并与公众分享着文化“夜宴”。

  “青年文化夜市”项目,在让白天忙于工作和事业的年轻人有专属于自己的文化时段外,也激活了夜晚的公共文化空间;不仅为年轻人营造了健康向上的文化夜生活,还激发了他们的活力和创造力。

  山东也早在2021年就开始布局“文化夜市”。当时,山东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促进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中提到:激发夜间消费潜力,在中心城区和重点景区打造文化夜市、创客沙龙、非遗展演、旅游演艺等夜间精品项目。

青岛城阳吕家庄夜市上的文艺演出

  发展“文化夜市”,是最抚凡人心的人文雅集与精神生活主张。

  “文化夜市”,演绎盛世精彩,它可以是露天的诗歌朗诵、老柳树下的评书说唱,也可以是高手云集的你写我画、贯穿古今的名家讲坛,内容可以充满想象,形式也可以不拘一格。烟火气和文化味可以兼容并包。

  当然,文化必须是优秀的、先进的,符合中国道德、风俗和现代文明理念的,向公众提供好的作品、好的活动、好的体验、好的印象。

  文化不能只是夜间的附庸和点缀,“文化夜市”应广泛发动大众参与,力争打造文化创客大空间。

  “文化夜市”也不应局限在划定的某个市场或某个街区,它应该广泛“闪亮”在广场、商场、景区等公共空间,成为流动的文化大课堂。无处不荡漾的文化味,必将对培养人们良好的文化消费习惯、改善人们对先进文化的体验度、提升城市形象和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起到显著的作用。

  说得更实在点,大众性普及型的“文化夜市”,不仅能满足大众精神文化需求,促进消费,还能提升城市文明。

济南大观园夜市上的戏曲表演 摄影丨王锋

  夏日已至。试想一下,在夏日的夜晚,天空寥廓、霓虹闪烁,举着两根鱿鱼串听一场月光下的“演唱会”,或者拿一团棉花糖玩一场猜灯谜,亦或者坐在小板凳上来一个手工制作或一张涂鸦,是不是比单纯的吃吃吃,更有意思呢?

  “文化夜市”,可引领文化休闲新时尚。“文化夜宴”,当快快摆上。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吴杭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