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9024540号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0111号
技术支持: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
近期,不少途经山东省枣庄市的自驾游客纷纷在台儿庄大运河服务区停留。作为齐鲁大地首家开放式交旅融合服务区,台儿庄大运河服务区出入口与大运河南堤旅游公路直连,游客驾车20分钟可抵达台儿庄古城、微山湖旅游区。
大运河山东段全长643公里,由北向南依次流经德州、聊城、泰安、济宁、枣庄5市共18个县市区,造就出一条古迹遗存密布、民俗非遗灿烂的文化长廊。
过去几年,着眼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山东完善集中连片保护措施,提高沿线黑陶、临清贡砖等非遗项目的传承活力。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方面,山东以建设友好型景区为目标,实施景区焕新工程,做优“运河游船”水上旅游产品,做新“运河+赛事”“运河+娱乐”“运河+研学”文章。
济宁市微山县微山湖是大运河山东段的重要点段,曾经在航运历史上发挥关键作用。微山湖旅游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微山县打造的环湖游特色亲水线路深受游客欢迎。微山湖美食节、电音节、环岛马拉松等活动常年举办,为旅游区带来源源不断的客流。
大运河旅游业的繁荣,离不开对沿线文化遗产资源的科学保护。
近年来,微山县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地方政府专项债8000余万元用于支持大运河微山湖博物馆、大运河国家步道等项目建设。同时,争取省级重点文物保护资金超1400万元,用于支持南阳古建筑群保护工程等运河文物保护项目建设。
大运河山东济宁段按照文旅融合模式打造的一处景点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供图
在泰安市东平县,48公里的运河故道穿境而过,沿线分布有“运河之心”戴村坝、“运河水柜”东平湖以及小汶河、安山镇、戴庙闸等大运河文化遗产。
为保护好大运河周边生态,泰安市实施东平湖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开展清网净湖、清违拆障攻坚行动,彻底清理“散乱污”企业781家,完成山体绿化4.5万亩、湿地修复3.4万亩。
如今,东平湖水质稳定达到Ⅲ类标准,震旦鸦雀、青头潜鸭等珍稀物种日渐增多。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日益显现的同时,泰安市深挖农旅、渔旅资源,培育一批集观光旅游、科普教育、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生态观光综合体,让更多群众乘上旅游业发展的东风。
大运河展现新容颜的同时,也提供了更好的体验线路和旅游服务,怎样吸引市民游客关注?聊城市着力在讲好大运河故事上做文章。
近两年,聊城市深入挖掘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和当代价值,通过展览展示、文艺创作、媒体传播等方式讲好大运河文化故事。比如,当地依托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成立运河文化研究中心,编撰《聊城运河文献汇编》等图书;繁荣文艺精品创作,推出运河题材山东梆子《上直播》、大型京剧《铸魂》、蛤蟆嗡小戏《温情窗台》等一批文艺精品;深化跨区域合作交流,举办中国大运河文旅融合发展高峰论坛、晋冀鲁豫文旅融合发展联席会议,协同运河流域8省5市在活动品牌共建等方面发力。
此外,聊城市充分借助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创意开展“我家门前有条河”系列文旅活动,实施“两河之约‘新’动聊城”新媒体推广9项行动。2023年,“我家门前有条河”文旅品牌创新推广工程荣获第六届山东省文化创新奖。
今年9月,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七大主题共10条山东大运河文化旅游精品线路,以“上船体验运河文化,下船体验古镇村落民俗文化”为主线,串联沿岸各文化节点,致力于打造“听得见、看得着、可触摸”的山东大运河文化休闲体验之旅。
“在‘五年成势’的重要节点,山东已经全面启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督导总结。”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刘少华表示,山东将继续推进5市18县市区和大运河上下游城市协同发展,构建“鲁风运河”品牌宣传推广矩阵,建设好大运河文化体验休闲黄金旅游廊道,开创国家文化公园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记者 苏锐)
初审编辑:陶云江 窦永浩
责任编辑:李润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