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交流研讨、实地观摩、展演展示——山东探索曲艺事业“又一春”

  近日,在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九山镇人民政府广场,四邻八村的乡亲们将舞台围得里三层外三层,山东琴书《鲜红的誓言》等节目轮番上演,让台下的观众时而捧腹、时而红了眼眶……

  这是“河和之契”2025年黄河流域、大运河沿线曲艺传承发展交流及观摩展演(简称“曲艺交流展演”)系列活动中的一幕,表明了曲艺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群众基础。

  此次系列活动由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指导,中国文化馆协会、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山东省文化馆、山东省曲艺家协会、潍坊市文化和旅游局等联合承办,旨在通过交流研讨、实地观摩、展演展示等形式,推动黄河流域和大运河沿线曲艺艺术的传承交流与发展。

  “曲艺交流展演”的首场演出在临朐县融媒体中心举办。刘兰芳、赵炎、种玉杰、付强等曲艺名家登台献艺,评书、相声、京韵大鼓、山东快书等节目轮番上演,线上线下同步直播,观看人次超20万,展现了曲艺在民间的号召力。临朐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吴玉政介绍,“曲艺交流展演”不仅丰富了当地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提高了临朐曲艺爱好者的表演水平。

  过去,曲艺是群众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之一。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电视、手机的普及,曲艺面临着受众减少、学徒减少、阵地减少的情况。如何保护和传承曲艺?“曲艺交流展演”期间还举行了系列研讨会,来自山东、浙江、甘肃等地的代表围绕曲艺的保护、创作与传播等核心议题展开探讨。

  山东省滨州市地处黄河下游、黄河三角洲腹地,现有省级曲艺类非遗项目6项、市级曲艺类非遗项目12项,曲艺底蕴丰厚。近年来,滨州以曲艺传承创新为核心,强化文化馆与曲艺家协会的双向互动,探索出机制协同、活动联动、阵地共享、数字赋能的曲艺活态传承发展路径。滨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高秀丽介绍,着眼于青年曲艺力量培养,滨州文旅部门联合本地院校共建大学生曲艺社团,构建公益培训、协会纳新、名师带徒、演出推广四位一体的曲艺后备人才支撑体系。

  面对传承人老龄化、年轻人参与度低的困境,潍坊以高校为核心阵地,构建“阵地—课程—人才”三位一体传承体系,计划举办“潍坊大学生艺术周”并设立曲艺板块,邀请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非遗传承人同台演出,打造具有潍坊特色的高校曲艺盛会。

  “曲艺交流展演”期间,众多曲艺名家以案例分享、现场问答的形式帮助各地分析曲艺发展面临的问题,梳理曲艺今后的传承之路。

  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说,得益于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的政策支持,以及文旅部门、民间艺人的努力,一些地方曲艺得到了较好传承。希望能有更多曲艺人时刻关注群众的所思所想,用优秀的曲艺作品为人民抒怀。

  相声表演艺术家赵炎表示,曲艺活动对于群众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意义重大。建议各地建立并完善曲艺传承机制,可参照体育界的“青训队”模式,组建曲艺人才队伍,因地制宜打造精品。京韵大鼓表演艺术家种玉杰认为,曲艺是与百姓的喜怒哀乐相结合的。曲艺的继承与创新在当下有着广阔的空间,希望能有更多鼓曲类专业被纳入本科教育体系。

  山东部分地区已经行动起来,探索曲艺事业的“又一春”。济南素有“曲山艺海”“书山曲海”的盛名。近年来,济南高度重视曲艺传承发展,将其作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并在制度规划和资金保障上加大对曲艺传承发展的扶持力度。“曲山艺海——星乐汇”周周演系列活动举办至今已有7年,每周日上午到济南市文化馆看曲艺演出,已成为当地群众特有的文化生活风景线。(记者 苏锐 文/图)

曲艺交流展演现场

初审编辑:陶云江 窦永浩

责任编辑:李润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