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曹县“一元大戏”精彩开唱

  “啊啊啊、咿咿咿……”10月1日上午7时许,秋日的清晨还裹着几分凉意,在菏泽市曹县南湖人民广场临时搭建的化妆间里,曹县剧团演员丁天佑正坐在镜前忙着勾描油彩,嘴里的唱腔却没停——从婉转的小腔到高亢的甩腔,为即将开演的“一元大戏”开嗓预热。

  今年38岁的丁天佑出生在曹县一个戏曲世家,父亲曾是县里剧团的老生演员,打记事起,家里的收音机就总循环着山东梆子的唱段,他要么趴在父亲膝头听戏文,要么在后台看演员们比划动作。14岁那年,父亲见他或许是个学戏的料,索性将他送到剧团学戏。从压腿、吊嗓的基本功练起,到揣摩生角的身段、眼神等,丁天佑一练就是四年。

  丁天佑至今还记得18岁第一次登台演出时,武生的靠旗刚披上身,手心全是汗,可一听到台下的掌声,就知道自己“跟定了这行”。如今20年过去,生角里的小生、武生、须生、老生,他都信手拈来。

  “生角化妆最费功夫,尤其是须生,光脸谱就得画一个多小时。”丁天佑一边给脸颊晕染红晕,一边解释。说话间,《雷振海征北》戏中“雷振海”渐渐有了模样——眉如利剑,目若朗星,再配上一身铠甲,仿佛从戏文里走出来的将军。“今天是国庆,台下群众都等着听,必须拿出最好的状态。”一番收拾后,丁天佑起身,大步走出化妆间。

  此时的曹县南湖人民广场上,早已热闹起来,蜂拥而至的老戏迷们动作麻利地占好位置。65岁的刘大爷攥着保温杯,径直走到第三排中间——这是他昨天就盯上的“黄金座”,“在家门口就能听大戏,还是咱山东梆子,比啥都舒坦!”他说。

  为让群众过个有滋有味的“双节”假期,2025年9月29日至10月2日,曹县在南湖人民广场办起“迎国庆·悦中秋”黄河大集文化艺术品交流会暨文化旅游消费月文艺演出。以往在剧院里上演的“一元大戏”,也特意搬到了广场中央,就是为了让更多百姓不用赶路、不花高价,在家门口就能过足戏瘾。

  上午9时整,随着一阵清脆的锣鼓声响起,“一元大戏”正式开演。丁天佑身着铠甲、足蹬厚底皂靴,迈着稳健的台步走上戏台,一个利落的亮相,台下顿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我这刀劈三关威名大,只杀得鞑儿乱如麻”他开口唱道,声音洪亮如钟,带着山东梆子特有的铿锵韵味,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台下的老戏迷们跟着节奏轻轻拍腿,有的还小声跟着哼唱。

  丁天佑在台上唱得投入,这场《雷振海征北》选段有半个多小时,几乎全程由他主唱,可丝毫不显疲惫。他说:“一年到头我要演400多场,大多是下乡演出,短则一天,长则五天,有时候一场戏2个多小时,我得唱1个多小时。累是累,但只要台下有观众,哪怕只有一位老人,我也得唱得字正腔圆。”

  接下来两天,他仍有两场演出,活动结束后便要奔赴乡村开展送戏活动。“对我们文艺工作者而言,从来没有真正的假期。恰恰相反,每逢假期,反倒是我们最忙碌的时候。”丁天佑说。(大众新闻记者 赵念东 菏泽日报记者 张啸)

初审编辑:陶云江 窦永浩

责任编辑:李润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