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山东曲阜:文化“两创”方兴未艾 乡村振兴奋进当时

  家家金石,千户手编。济宁曲阜书院街道文化“两创”产业中心,位于北外环沿线丰家村,中心立足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以文化“两创”落地为己任,以文化产业振兴为抓手,辐射带动全市10个镇街设置了传统手工技艺工作室,吸引500余名农民在家门口就业,探索出了文化“两创”落地生金与带动广大农民传承非遗技艺致富增收的新模式。

  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销售平台激活文创内生动力

  依托儒家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书院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引导下,中心设计研发团队立足儒家文化,以传统手工艺为基础,结合当代人的生活需求,促进传统与现实的有机融合,实现文创产品的创新性设计,开发了具有曲阜地域特色的文化系列产品。

  搭建文旅产品销售平台,整合曲阜多家文创产品公司,将拓片、印章篆刻、葫芦雕刻等艺术品,通过各大电商平台向全国推广,辐射带动周边文化产业发展。汉风文化艺术项目在提升文创产品承载力的同时,大力推进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工作。与历史文化名村张王村合作,结合“张姥姥舍子救孔”故事,在张王村建设了张姥姥非遗文化广场,将千百年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村风民风,融入生活日常。

  让文化振兴落地生根 引领群众走共同致富之路

  为释放产业活力,打造传统文化“两创”强引擎,中心在曲阜市10个镇街设置手工技艺工作室,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利用村内现有资源,盘活村内经济,增加村集体收入。比如,位于尼山镇鲁源新村的“儒源乡集”是一间手工技艺工作室,这里的村民就是靠传统线编技艺制作弦丝画,“编”出了致富路。自从有了这个文化项目,村民闲时就来学习编制技巧,制作完成后还能直接通过店内渠道销售,技术比较娴熟的村民一天可以做8件左右,日均收入能达到120元,仅鲁源新村一处工作室,就解决了70多位村民就近就业的问题。

  同时,着力把文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充分发挥村民的内生动力,让村民享受文化红利。楷雕、锔艺、葫芦雕刻……众多传统手工艺在村民的指尖传承,村民的腰包也鼓了起来。在手造工作室直播间里,“95后”女主播身着汉风华服介绍自己手中的文创作品,将一幅幅弦丝画、一张张拓片、一枚枚印章的历史典故、材质和制作工艺娓娓道来;直播间不远处的制作工作室内、老百姓的院子里、堂屋内,中年妇女或两鬓斑白的老年人们,正在用自己的巧手创造一个个令人惊叹的文创艺术作品。家家金石,千户手编,全民参与、全民共绘的乡村振兴画卷已经徐徐展开。

  开创互联网小镇 让传统技艺乘“云”走四方

  山东汉风艺术工程有限公司、曲阜市方寸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润强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在直播电商领域进行创新与优化,提出打造乡村振兴直播基地的创意性构想,打造直播的平台,以曲阜为中心不断向外辐射,将曲阜特色文化产品更加直观地展现在消费者面前。

  下一步,中心将着力打造互联网艺术小镇,项目总占地1500平方米,开设56个直播间,可以容纳60余人同时开展文创产品直播,将具有曲阜地域特色的文创产品通过各大电商平台向全国推广。直播基地的打造,将大幅提高产品附加值,形成品牌规模企业,吸引高端产业人才,有效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整个互联网小镇投入运营后,预计年可增加销售额2亿元,吸纳农村就业人员3000人,年增加群众收入8000万元。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徐耀中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