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东营擦亮全国文明城市金字招牌 黄河尾闾谱写文明新乐章

  本报记者 贾瑞君 李广寅

  赶春季黄河大集,采一年美好希望。4月16日晚,距离东营市清风湖黄河大集暨沿黄九省区手造民俗展正式开集还有一天时间,现场已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参观。

  “您好,今晚可能会降温,您需要棉大衣么?”在陕西社火脸谱展位,非遗研学课题组讲师薛梅在向市民介绍间隙,忽然收到了志愿者的问候。

  “谢谢,如果方便就拿上一件吧。”不一会儿的工夫,一件棉衣便送到了薛梅的手中,让这位陕西人深切感受到了“好客山东”的温度。和薛梅一样,黄河大集现场所有的展位工作人员都收到了志愿者们同样的悉心问候和热情服务。

  在东营这座年轻的城市,“我志愿、我奉献、我快乐”已经成为文明新风尚。当前,东营已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纵横交错”的志愿服务网络体系,东营市注册志愿者达48.5万人,今年以来已开展活动2万余场次,发布义诊、文明引导、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45万余次,汇聚了强大的社会正能量,展现出了东营这座全国文明城市应有的风采和担当。

  全国文明城市是东营的“金字招牌”。自2015年入选全国文明城市以来,东营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将创建工作与城市发展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的需要相结合、与高水平现代化强市建设相结合,聚合全域力量、精准发力攻坚,让城市治理更加精致,社会整体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城市文明底色越来越足。

  人民群众的“幸福清单”,就是文明城市创建的“责任清单”。针对民众关切的问题,东营市在全市开展了社区环境、市场环境、交通秩序等“十大攻坚提升行动”,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提质增效、提档升级,常态化开展理论宣讲、市民教育等文明实践活动,并围绕长效机制、网格管理、创城宣传等工作出台了一系列制度举措,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水平不断提升。

  近期,东营市组织召开了“德润东营”系列最美人物记者见面会,讲述他们奋勇担当、敬业奉献,创新实干、事争一流的事迹,深深感动了身边人。

  为全方位营造崇德向善的社会氛围,东营市积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大力弘扬最美新风,持续深化“发现最美东营人”行动,深入挖掘、广泛传播群众身边的“善行义举”,让群众身边处处见“好人”,让崇尚好人、学习好人、善待好人、争当好人蔚然成风,全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东营市积极倡树美德健康生活方式,分别针对村庄、社区、企业、学校、机关等不同社会单元,精心设计活动载体、行为规范、礼仪新风,强化制度约束、宣传教育和实践养成。目前,全市开展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培训会176场次、组建各级各类宣讲团1800余个、组织相关活动7200余场次。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吴杭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