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济宁:成风化俗育文明

  6月30日,济宁市兖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第三次现场推进会在酒仙桥街道召开,与会同志悄然发现,阵地建设多了文化内涵,活动设计突出文明培育主题,品牌孵化打造更加注重思想引领,机制创新也在“美德+诚信”上下功夫求突破。“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已从满足‘五有’标准到丰富文明实践思想文化内涵、由满足志愿服务活动频次到文化软实力支撑跨越。“兖州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允锐现场点评时表示。

  去年以来,兖州区把创建“文化强省示范区”、建设“端信兖州”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依靠文化聚民心,暖人心,以文化人、成风化俗,让实践站成为群众精神向往之地和生产生活的便利之地。

  创办“睦邻大集”,让邻里守望理念深入人心。利用实践站大院、主题广场、街头小广场等场地,进行“暖心兑换”“爱心交流”。动员居民把闲置的家用电器、小型家具、孩子玩具、图书等物品拿到“集市”互换,实现互通共享;同时鼓励居民发挥各自特长优势,实行邻里互助,把“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美德生活理念融入人心,增进了邻里团结,增强了社区归属感。用好“热心人”等骨干力量,开展多种形式的微型宣传宣讲,身边人讲身边事,百姓讲给百姓听,群众在“赶集”过程中听新思想宣讲,让党的声音入心入脑,让党的政策到村头、进庭院。

  充分整合社区共建单位、公益组织、爱心商家、志愿人士、社区能人等多方力量,开办“公益大集”,以“微阵地”宣传“大爱心”,用“微服务”彰显“大关爱”。所有参与“公益集市”的摊位,都是通过社区统一招募、邻里自荐、能人邀请等方式汇聚在一起创办“公益大集”。“大集”上既有区镇层面的部门单位专业志愿服务队伍,也有爱心常超、便民修车铺、爱心裁缝、义剪美志愿服务队等自发而来的志愿商户和志愿者,组成了一个集志愿招募、便民服务、政策宣传于一体的公益大平台。在酒仙桥街道“东关未央”,社区将核酸检测板房改造成志愿服务站,在府河南岸设计了精美的竹排艺术造型,每根竹子上、绿树空间灯饰都是李杜描写兖州的美丽诗句。市民出了家门既可享受文明服务,又能诗意地行走在兖州大地,感受历史文化熏陶,铸就文化之魂。

  创办“后备箱集市”是兖州区酒仙桥街道付楼村的独创。该村挖掘整理优势传统文化,变劣势为优势,将人去院空的闲置院落改造成“文化艺术馆”“村庄非遗小戏院”“栖心茶室”,搭建了烧烤小院,建设了民宿体验馆,环境的大提升让付楼成为城里人休闲娱乐的聚集地,激活了村庄文旅经济、夜生活,实践站人气越来越旺,“朋友圈”也越来越大,增强了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兖州区把“美德+诚信”志愿服务项目化。该区建立以志愿服务时长为基础的星级认定、公共服务、评先树优等志愿服务嘉许回馈机制,推行了文明实践积分制管理办法,鼓励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设立美德储蓄卡、信用超市、公益基金等。截至目前,全区65%的村居实践站创办了“美德+诚信”超市,大安镇诚信超市实现实践站全覆盖。群众在参与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可以积分兑换物品、享受服务,群体还与评选文明单位、文明镇村、文明社区、文明校园等荣誉挂钩,调动了广大群众参与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积极性,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重点项目实施提供机制保障,让志愿服务“有德”也“有得”,在城乡塑造了文明向上新风尚。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王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