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9024540号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0111号
技术支持: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
乡村大集,向来是最具烟火气的公共空间,这里不仅是物资交流的热闹场所,更成为了政策宣讲、理念传播的“天然课堂”。日前,在潍坊市昌乐县朱刘街道三庙村大集上,一场“移风易俗树新风”主题宣传活动正开展得如火如荼。工作人员和志愿者身着统一服装,穿梭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他们摒弃了单向灌输的生硬模式,采用发放宣传页、图文解读、拉家常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细致地讲解“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的具体好处,普及“拒绝高价彩礼、抵制恶俗婚闹”的文明理念,还结合实际生活,与村民们畅谈陈规陋习带来的经济负担与邻里矛盾,分析文明俭朴生活方式对涵养家风、改善关系的长远益处。
这种贴近生活的交流方式引发了广泛共鸣,许多群众主动围拢过来,或咨询村规民约的具体条款,或分享自家转变观念、践行新风的亲身经历,宣传活动从单向传递转变为双向互动,文明理念在轻松融洽的氛围中悄然植入心田。“以前总觉得办事不讲排场就没面子,今天听志愿者们这么一讲,才明白简单实在才是真的舒坦!”一位村民在活动现场感慨道。
近年来,昌乐县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将移风易俗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以提升乡村治理效能为目标,在全县范围内持续推进“移风易俗树新风”系列活动。昌乐县着力破除陈规陋习,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推动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为全县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深厚的文明内涵。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昌乐县通过制度设计与基层探索相结合,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推动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的指导意见和实施方案。这些方案明确以减轻群众人情负担、杜绝铺张浪费为重点,聚焦婚丧嫁娶大操大办、高价彩礼、人情攀比等突出问题,引导各镇(街、区)、村(社区)因地制宜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建立健全红白理事会章程并确保其切实发挥作用,让文明新风有了明确的制度规范和落地载体。
除了像在三庙村大集这样利用集市、庙会等传统节点进行集中宣传外,昌乐县还积极探索创新,将新风宣传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积分制管理、文明家庭评选等日常工作中。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以小品、戏曲、移风易俗三句半、公益广告等丰富多彩的文艺形式,让移风易俗教育更加生动鲜活、更易被群众接受。目前。全县已逐步形成“县级统筹、镇街推动、村居落实、群众参与”的工作格局,文明新风正吹遍昌乐城乡的每一个角落。(记者 张鹏 通讯员 刘宁宁 董帅 张菊)
初审编辑:陶云江 窦永浩
责任编辑:李润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