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聊城冠县: “四项建设”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 “四个维度”走深走实

  近年来,聊城市冠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五有”促进“五为”,以“五为”实现“五聚”,从顶层设计、队伍建设、活动载体、品牌项目四个方面入手,实现“服务常年”“活动常态”“内容常新”,形成了“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文明实践”的社会新风尚。

  机制建设护航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深度”。制定《关于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实施方案》《关于深化“五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发挥21个成员单位职能优势,牵头组建县级志愿服务分队,推动优质资源下沉农村社区。聚焦群众需求、重点中心工作、重大传统节日和时间节点,每月制定下发“文明实践重点工作清单”,月底进行考核评价,形成闭环管理工作机制,实现重点工作同频共振,上下一盘棋。建立评估验收机制,参照省级评估考核测评体系要求,高标准对全县1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35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进行了分级评估验收。以健全制度保障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扎实推进。

  场所建设拓宽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宽度”。冠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全部实现“五有”建设标准,在此基础上采取“普惠+重点”相结合的方式在全县371个站点建立“学雷锋志愿服务岗”。整合中共鲁西北地委旧址、店子灵芝“三创中心”、烈士陵园等资源建立了红色文化教育、传统文化传承发展、革命历史教育等17处县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以党员干部、道德模范、“美丽庭院”示范户等所在家庭为骨干,建立352户文明实践家庭站,切实把新时代文明实践的触角延伸到群众身边。

  队伍建设增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力度”。着力打造“1+20+N”志愿服务工作体系,即1支县级志愿服务总队,20支志愿服务分队,N支所站志愿服务队。县级志愿服务总队负责全县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的统筹指导,由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县级志愿服务总队长。组建了“蒲公英”理论政策宣讲、牵手关爱行动、梨乡巾帼美等20支志愿服务分队,每支分队每年开展不低于12次的各类常规性和专业性志愿服务。成立了1400余支志愿服务队,推动文明实践活动常态化开展。2023年,全县开展“五为”志愿服务活动1.6万余场次,将党的理论政策、文化文艺展演、敬老爱幼服务、移风易俗倡导送入寻常百姓家。

  品牌建设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亮度”。以打造“两河喜鹊·志愿冠州”文明实践品牌体系为统领,优化服务项目,创新服务方式。培育了书香飘万家、曲艺送欢笑、戏聚家门口、“冠”爱育人等一批特色鲜明、效果突出的品牌项目,全力实现文明实践项目的品牌化提升。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召集县文联艺术协会,结合协会专业与冠县地域特点,创新确立了“文耀冠州”文学品牌、“说唱冠州”曲艺品牌、“冠歌嘹亮”音乐品牌、“舞动冠县”群众广场舞品牌等十个“冠字号”“一会一品”志愿服务系列品牌项目。通过开展独具特色的文艺展演活动,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今年以来,全县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围绕为老、为小、为困难群体、为需要心理疏导和情感慰藉群体、为公共社会服务等五个方面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县文明实践中心依托“志愿山东”平台,梳理组织体系,夯实志愿服务队伍,激发了志愿服务热情,促进了志愿服务活动蓬勃开展,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在扎实做好工作的同时,注重经验总结,查找不足,为进一步开展工作补齐弱势短板。《冠县:让文明之花开遍中华梨乡》《冠县:志愿服务“增温” 群众幸福“加码”》《老人吃上“爱心餐” 志愿服务多样化》《山东省冠县:文明实践理论宣讲“声入人心”》、《打出“融合牌”奏响“满意曲”——山东冠县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见闻》《把红色文化送到群众家门口——冠县以“五聚”筑牢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让“志愿红”成为“暖心色”——聊城冠县创优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项目》等稿件在上级媒体刊发。

  (中共冠县县委宣传部 王金勇 杨强)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吴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