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淄博市淄川区:让陈规陋习“退潮”、文明新风“涨潮”

  “没有豪车列队,骑着共享单车、坐着公交车就把新娘接回家,一路都是街坊邻居的祝福,这样的婚礼既省心又暖心。”在淄博市淄川区将军路街道滨河社区,刚办完婚礼的新人脸上满是幸福。

  近年来,作为省婚俗改革试点地区,淄川区锚定美德健康生活方式养成目标,以思想引导润心、激励机制赋能、综合整治护航,多点发力让陈规陋习“退潮”、文明新风“涨潮”,让城乡处处洋溢着向上向善的新气象。

  走在淄川区的城乡街巷,“婚事新办不攀比,孝老爱亲传家风”等各式各样的文明标语随处可见,“红娃”系列公益广告在户外大屏上循环播放,《美德健康60道》简明读物送到群众手中,把文明规范变成日常“小提醒”。

  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文化书院里,“思政大先生”用家常话讲清大道理;文化广场上,幸福乐坊艺术团的快板打得清脆响亮,老年戏曲音乐协会的聊斋俚曲婉转悠扬,《移风易俗谱新篇》等节目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文明故事唱出来、演出来,让新风正气在欢声笑语中浸润人心。不仅如此,淄川区还把文明实践落到实处:南韩村给简办婚礼的新人送“祝福礼金”,三里村用寓意吉祥的花馍为老人添寿,让文明不仅挂在嘴边,更暖在心头。

  思想上的认同,还需实实在在的激励来“加码”,让文明行为有甜头、得实惠,才能点燃群众参与的热情。“没想到简办婚礼还能享婚宴折扣,领的美德信用积分还能在村里超市买东西,既省钱又有面子。”龙泉镇台头村的新人司维鹏算起了“文明账”。淄川区放大“美德信用”的杠杆作用,全区450个村居都有了《美德信用积分管理办法》,不管是践行低彩礼、简办婚事,还是孝敬老人、参与志愿服务,都能攒下积分。

  文明新风的培育,从来不是“一厢情愿的软引导”就能见效,更需行业主动担当的“硬自觉”托底。淄川区聚焦婚庆公司、酒店等关键环节,引导行业主体主动将抵制恶俗婚闹内容纳入婚庆公司规章制度和服务全过程,从源头守住文明底线。区婚庆行业协会给婚庆从业者进行培训,倡导“低彩礼”“零彩礼”新理念的同时,不少婚庆公司还贴心推出“喜事新办”定制服务,爱心厂家也给简办婚礼的家庭送优惠,让文明婚礼既省钱又有新意。(记者 刘磊)

初审编辑:陶云江 窦永浩

责任编辑:吴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