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9024540号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0111号
技术支持: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
见证文明新风
9月27日上午,秋日细雨轻洒在淄博市博山区三水源生态旅游度假区,灵犀亭内,新人们身着礼服并肩而立,随着《花开中国》的歌舞旋律,淄博市暨博山区“爱在淄博 家国同庆”集体婚礼正式启幕。新郎为新娘描眉许下相敬诺言,新人共饮合卺酒寓意永结同心。
“在今后婚姻生活中,互敬互爱、举案齐眉,坚守爱情、忠贞不渝,孝顺父母、呵护家人,互相支持、共同进步,努力工作、拼搏奉献。”新人代表高涵发言,“我代表所有新人,向全市广大青年和家庭发出‘节俭办婚礼 文明新风尚’倡议。”
这场别开生面的集体婚礼,是淄博市多部门联动推进婚俗改革的缩影。由市妇联、市文明办、市总工会、团市委、市民政局等联合主办的活动,不仅为新人打造了简约而隆重的纪念仪式,更以看得见的方式传递着文明婚恋理念。
“现在年轻人工作忙、社交圈子小,婚恋成了家庭难题,我们当红娘不仅牵线,更要传新风。”桓台县马桥镇西圈村妇联主席王梅的话道出了许多基层妇联工作者的心声。
针对青年婚恋痛点,淄博市妇联牵头组建“爱在淄博”公益红娘队伍,80余名来自机关、企业、社区的热心女性接过旗帜,成为文明婚恋的“摆渡人”。淄博经开区南定镇岳店村妇联主席杨玉环参加完专业培训后,更直观地感受到队伍的价值:“红娘队伍可以促进跨区域信息实时互通,还能引导年轻人‘轻彩礼、重感情’。”这支队伍成立以来,已收集单身青年信息150余条,桓台县、周村区等更提前组建县(区)级队伍,形成覆盖全域的公益服务网络。
搭建交友平台的同时,淄博市将移风易俗宣传融入婚恋服务全过程。张店区理想城广场的“淄博鹊桥”相亲大集,近千名青年在“以书为媒”“缘分速配”等环节中寻觅良缘,婚恋指导、法律咨询等公益服务专区同步开放。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妇联已举办“幸福联线 爱在淄博”系列活动80余场次,服务青年6500余人次,让“婚事新办、节俭为美”的理念潜移默化深入人心。
巾帼力量的充分释放,让移风易俗宣传更接地气。在妇女之家、巾帼宣讲微站,“好婆婆”“好媳妇”等身边榜样结合自身经历讲述家风故事;广场舞前奏响的“微宣讲”,把反对高价彩礼的道理讲进群众心里;婚姻家庭辅导中心里,婚前辅导课程帮助新人树立正确婚恋观。“移风易俗 巾帼先行”主题活动上,淄博市妇联发出的文明婚庆倡议得到广泛响应,如今,沂源县“幸福沂家”数字化系统、红叶柿岩集体婚礼等创新实践不断涌现,全市逐渐形成“宣传+服务+示范”的移风易俗立体推进格局。(记者 杨淑栋)
初审编辑:陶云江 窦永浩
责任编辑:李润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