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9024540号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0111号
技术支持: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
“现在借书不用押金,还能跨县还书,周末看杂技、学非遗都是免费,文化生活太丰富了!”曲阜市居民孔女士的一番话,道出了许多济宁市民的共同感受。
2025年,济宁市以“厚植文化沃土,优化文化服务”为主线,持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升级,从阅读空间到文艺舞台,从城市街区到乡村角落,越来越多的市民正从文化惠民的“旁观者”成为“参与者”甚至“主演者”。
服务更贴心
文化福利触手可及
济宁市公共图书馆已全面实现“免押金借阅”和跨县区“通借通还”,读者在任何县区借的书,都可就近归还。同时,全市新建提升20余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成为市民“品文化、过周末”的新选择。
年底启动的“文化赋能·魅力城乡”活动,组织专业院团和文化骨干走进基层,把杂技、戏曲、艺术辅导送到镇街社区,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高品质文化服务。
舞台更宽广
普通人成“民星”
“周周有活动、处处有歌声、全民齐参与”,这是今年济宁文化生活的真实写照。围绕群众需求,济宁市创新推出了济宁市全民才艺大比拼等系列品牌文化活动,“万场文化活动惠民生”“千场大戏进农村”被纳入市政府重点民生实事。截至10月底,全市惠民活动已超2万场。而其中最火爆的,莫过于“全民才艺大比拼”。这个活动没有高不可攀的门槛,它采用“线上+线下”直报模式,构建“月赛+复赛+决赛”的赛事体系,让市民真正成为文化活动的参与者、受益者、创造者,为普通百姓搭建了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星光大道”,真正实现了“全民参与、全民共享”。近千名报名者中,有退休的老人、在校的学生、田间地头的村民等,他们不再是台下的看客,而是舞台中央最闪亮的明星。“我从没想过自己能登上这么大的舞台。”参加全民才艺大比拼的退休教师刘女士激动地说。
此外,万场文化惠民活动、千场大戏进农村、四季“村晚”等接连不断,覆盖所有村社。广场舞大赛、青年歌手大赛等也成为市民展示才华、乐享生活的重要平台。
培训更扎实
让文化种子生根发芽
“基层文化服务好不好,关键看人才队伍强不强。”文化服务的提升,离不开人才支撑。2025年,济宁市通过举办小戏小剧创作、公共服务效能提升等专题培训,累计培训基层文化骨干近500人次。建立了一个动态的“优秀群众文艺人才库”,从比赛中脱颖而出的“民星”们,获得了登上太白湖音乐节、农民丰收节等更大舞台的机会,让群众文化人才有更多机会绽放光彩。一批懂业务、爱服务的文化带头人和热心人脱颖而出,成为基层文化活力的“播种者”。
“我们不仅要‘送文化’,更要‘种文化’。”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培养一支带不走的基层文化队伍,文化的种子才能在这片土地上真正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据悉,济宁市将持续深化公共文化服务改革,让乡村“村晚”、全民才艺大比拼等品牌活动更接地气、更聚人气,让更多市民从文化惠民中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与幸福感,让文化惠民的阳光持续照亮济宁这座历史文化名城。
初审编辑:陶云江 窦永浩
责任编辑:李润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