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配送”到校园里,家门口的“文博大餐” ——山东博物馆志愿服务活动走进枣庄

  为了充分发挥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山东博物馆积极推进馆藏文物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乡镇、进军营。11月17日,山东博物馆新时代文明实践社科普及志愿服务队走进枣庄,面向学校、乡村与社区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活动以山东博物馆丰富的文物资源和专业的志愿者团队为依托,深入挖掘文物背后故事和优秀传统文化内涵,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更多人爱上传统文化、爱上历史、爱上博物馆。

  进校园:以全形拓传递金石文物中的大学问

  2023年11月17日上午,山东博物馆“海岱日新——馆藏经典文物志愿服务校园行”活动走进枣庄市峄城经济开发区实验小学,本次活动包括“十大镇馆之宝”展览、全形拓知识讲座、全形拓现场制作等环节。枣庄市峄城经济开发区实验小学校长李庆吉为本次活动致辞,对活动的主要内容和意义做了阐述。他表示:“博物馆进校园,打破了博物馆的场地限制,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审美意识、文化素养,对于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聆听报告,与历史对话、与文物交流。”

  东平汉墓壁画、红陶兽形壶、甲骨文、颂簋、蛋壳黑陶杯、鲁国大玉璧、郑燮双松图轴、亚丑钺、《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竹简、九旒冕……当典雅精美的“十大镇馆之宝”以展板的形式现身校园,学生纷纷驻足,跨越时空与文物珍宝在此相遇。文物之美无法言表,每一件文物都尽显民族匠心与文化底蕴。来自山东博物馆的社教员翟雨晨,为学生深入浅出地介绍文物作品背后的历史故事。学生与讲解员之间展开问答互动,争相发言,学生目睹文物之美,萌生出对中华文化的向往之心。

  “我来考考大家,有谁知道郑燮又叫什么?没错!就是大名鼎鼎的郑板桥。”

  “我知道郑板桥!”

  社教员从《双松图轴》,讲到了郑板桥清廉爱民,人品像竹子一样刚直高洁。清代诗人张维屏在《松轩随笔》中写道,“板桥大令有三绝:曰画、曰诗、曰书。三绝之中有三真:曰真气、曰真意、曰真趣。”其实,“三真”不仅是对郑板桥艺术成就的评价,也是对其品行的总结,他有真气、真意和真趣的立世原则也为他的人生锦上添花。学生用心聆听郑板桥的故事,纷纷表示要学习郑板桥的精神,以后也要做一个千秋不变的真君子。

  参观完十大镇馆之宝展板之后,学生在山东博物馆社教员张玥的全形拓知识讲座中,探寻金石中蕴藏的大学问。全形拓是中国古代传拓技艺中独树一帜的一种传拓技法,这种拓法是将古器物的立体形状复制表现在纸面上,所以全形拓能将三维立体的器物转化成二维平面的图像,从视觉效果上,不失器物的立体感和细节。

  听完全形拓知识讲座,学生早已跃跃欲试,想要在纸上大显身手。

  “大家别急,看好步骤。”社教员现场演示了上纸、上墨、拓印等全流程。指导学生操作,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学生在一旁认真倾听、观摩、练习,鼓起勇气大胆尝试。学生分成数个小组,将宣纸轻轻覆盖在模具之上,用水喷湿,打刷捶打使纸张紧贴模具。待纸干到八九分,再用沾了墨的拓包均匀拍打。一番操作后,模具上的文字与图案便清晰浮现于纸上。

  “这个真好看!”就在这拓包一起一落间,学生亲身感受拓印中流淌的生命活力。“传拓是一项特别适合进校园的非遗活动,通过做拓片,可以提升学生手、眼、脑的协调能力,让学生做事情更加专注。学生通过做拓片,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字是如何从甲骨文、篆书、隶书一步步演变成今天我们使用的文字,对文字的理解和记忆也更加深刻,学生将自己亲自拓印的作品小心翼翼地放在桌面晒干,并仔细折叠,认真保存。活动最后,山东博物馆志愿服务队向师生赠送了二十四节气门票、山东博物馆导览手册等精美小礼物。

  传拓,这一超越时空的艺术,不仅能为物留影,也可为历史佐证。收藏大家陈介琪说过:“好名之心不必有,传古之志不可忘”,“传古”之志,“拓今”之物,故谓“传古拓今”。

  进景点:拉近群众与文物的距离

  为让更多的大众感受文物魅力,11月17日下午,山东博物馆新时代文明实践社科普及志愿服务队走进枣庄冠世榴园。冠世榴园不仅是我国重要的石榴林果生产基地,还是集自然风景、人文历史及观光游览等为一体的生态文化旅游区。志愿者们向村民们讲述了具有齐鲁地域特色的馆藏文物以及文物背后的故事。

  山东博物馆社教员们以亲切通俗的语言,将一件件彰显地域特色的珍贵文物及其背后的故事,生动地呈现在大家面前。展板上的陶器、甲骨文、青铜器、玉器……这些承载着时代变迁和发展足迹的博物馆藏品,让现场村民深刻了解我们祖先创造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传统文化。观看的群众络绎不绝,大家或聚精会神地倾听,或驻足观看展板内容,时不时与社教员们交流互动。

  当讲到“颂簋”这件文物时,社教员讲了一个围绕颂簋“合二为一”的传奇故事。最早发现这件国宝的人叫刘喜海,刘喜海去世后,家中藏品四处散落,颂簋辗转经山东布政使李山农、黄县山东首富丁树桢收藏。后来丁家弟兄分家,由于颂簋珍贵,就被一分为二,器身和器盖分别被弟兄俩收藏。抗战时,器身被胶东古物委员会黄县分会保护,解放后收入山东博物馆。1959年,丁家后人——住在青岛的张秀琳女士得知器身在山东博物馆,于是把家传的器盖捐出来,让颂簋的身盖重新合为一体,成就了颂簋“合二为一”的一段佳话。引人入胜的故事让参观群众兴趣盎然,充分感受了古人的创造力与器物之美。

  讲解完毕,现场群众纷纷鼓掌致谢社教员的精彩解说。村民们边看小册子边说:“要不是博物馆来到这里,还真不知道这些文物。有机会,我一定领着孩子们去看看。”

  通过此次活动,广大群众近距离感受了山东厚重的历史文化,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拉近了博物馆与广大群众的距离。

  进乡村:家门口的“文博大餐”

  “原来甲骨文是刻在甲骨上面的啊!”“这玉璧可真大!”“古代人真是太有智慧了!”这些感叹都来自在枣庄市峄城区榴园镇王庄村开展的“守望·传承——文化遗产社科普及志愿行”活动。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山东博物馆的“文博大餐”。

  趣味宣讲分别以一个个故事为主题,以山东博物馆馆藏文物为依托,通过文物图片与展示、文物特点剖析讲解等,系统地向社区居民展示山东博物馆的文物故事。

  “亚醜钺,不仅不丑,还是一件肃穆庄严的礼器呢!”不少观众看到亚醜钺就乐:“真是钺如其名。”此钺体刻有人面纹,环目阔嘴,威猛庄严。因口部两侧铸铭“亚醜”二字而得名。制作者最初的设计理念是使它显得面目狰狞恐怖,让人望而生畏,不过在现在的观众看来,它只是个一脸傻乐的萌物。在发明之初,钺是一种武器或者工具,在使用过程中,尤其是在征伐战争中,作为一种生杀予夺的刑具让武士们忌惮和畏惧,在用作刑具的过程中,钺在其实用功能之外,逐渐演变为权力的象征物。

  在讲解中,志愿者们不但让大家了解了文物的魅力,同时也让村民们感受到了齐鲁文化的繁荣与辉煌。活动结束之后,大家仍意犹未尽,纷纷表示:“今天的课程内容生动有趣,激起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也让我们学习到很多的历史知识。”

  山东博物馆将继续扩大博物馆“五进”的范围,深入挖掘馆藏文物内涵和价值,增强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辐射力,开启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对话,推动山东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常态化。饱含文化记忆,内容生动、形式新颖的文化资源将惠及更多的百姓。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王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