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日照市东港区:文艺志愿服务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近年来,日照市东港区紧紧把握文化文艺事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探索构建覆盖城乡、纵横交织的文化惠民活动体系,打通文艺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描绘出乡村振兴的新画卷。

  文艺常下乡,群众文化风风火火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乡村文化自信为乡村振兴提供持久的精神力量。

  东港区注重基层文化调研,及时了解把握基层最需要什么,根据需求研究制定文化惠民活动计划和志愿服务方案,做到一活动一方案。部分镇街道、村(社区)文艺演出匮乏,就组织文艺团体给他们送演出;有的亟需提升文艺人才水平,就组织高层次专家给他们送培训;有的需要非遗体验活动,就组织非遗传承人去举办实践活动。

  今年以来,结合“黄河大集”活动,区内志愿者走进各镇街道组织开展了系列文化惠民活动。在春节前夕,协助书画家分别到西湖镇、秦楼街道等地为群众现场书写并赠送春联、福字;在世界读书日,走进日照街道,为社区群众送去流动图书借阅服务;走进南湖镇、西湖镇、后村镇等地的乡村大集上,为群众带去舞蹈、戏曲演出节目;在重阳节时,走进西湖镇敬老院,为老人送上精彩的吕剧演出。全区各类文化惠民活动7000余场次,精心组织策划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东港区戏曲大比武、庆七一儿童绘长卷等特色活动近50场,让群众赶上“文化大集”,享受“文明新风”。

  文艺常在乡,打造乡村文艺阵地

  搭建展示平台是做好文艺常在乡工作的重点。今年以来,东港区常态化、持续性开展戏曲进乡村和农村公益电影放映活动5814场次,高质量的戏曲演出和精彩的电影剧情点亮了乡村夜生活,让广大乡村群众足不出村便能享受到丰盛的文化大餐。

  协助涛雒镇小海村成功举办“欢乐小海”主题村晚,近千名观众和演员齐聚小海村文化广场,水族舞、跑旱船、秧歌舞、绸子舞等传统民俗表演节目和温馨热闹的现场氛围唤醒了乡村记忆,展现了农家风情,彰显了新时代农民的文化自信。各农家书屋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围绕传统节日和重大时间节点,创新举办文艺讲座、读书沙龙、手工体验等活动。

  “以前,老百姓哪有机会拿笔坐下写字,如今生活好了,有条件了,村村都有文化大院,家门口就能看戏、写写画画”,三庄镇的村民刘先生有感而发。

  开展一系列文艺活动,不仅把文艺送下去,更让文艺的种子在基层生根发芽,催生了基层文艺的内生动力。通过“送”与“种”的长期积累,老百姓也从“文化观众”变身文化创造者,成为一个个扎根基层的文艺骨干人才。

  目前,区内已有50多个村(社区)成立了文艺队伍,一大批戏曲、舞蹈、歌唱、舞龙、旱船表演人才常年活跃在乡村文化舞台上,不仅很好地传承和延续了当地传统文化,而且在和美乡村建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日照街道海安社区、涛雒镇东南营村、下元一村、陈疃镇毛家庄等一大批墙体绘画成为热门打卡地,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走进东港,成为乡村振兴的示范样板。

  文艺动起来,农民富起来

  乡村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是传统文化的根基所在。乡村要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文化文艺也能富了百姓“口袋”。东港区基层文化惠民活动注重在融合上下功夫,赋予文化惠民工程更多内涵,因地制宜结合各镇街特色禀赋资源,让文艺动起来,变成实实在在的“富民工程”。

  近年来,东港区多次组织专家,对民间文艺表演团体和乡村文艺骨干进行业务培训,不断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平和表演能力,鼓励实力较强的团队注册营业执照,办理营业性演出许可证,承接社会上的商业演出活动,扩展收益渠道。西湖镇铨元村舞龙队伍,多次参与市区级大型文艺表演,充分激发了村里的文艺表演热情,切实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为乡村振兴贡献了一份实实在在的文艺力量。深入持久的文艺赋能乡村发展,既为老百姓送去了“精神食粮”,也为他们送去了“物质食粮”。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吴杭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