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烟台市福山区:“声动福山”宣讲“热辣滚烫” “浸润人心”释放“有滋有味”

  近年来,烟台市福山区聚焦党的创新理论,以“声动福山”理论宣讲品牌为“物流链”,丰富宣讲“热辣滚烫”四字内涵,让宣讲大餐上得厅堂、下得小馆,有滋有味、入脑入心,确保“寻常百姓”对党的创新理论听得心醉、带劲。

  一是氛围别样浓厚,宣讲“热度”持续攀升。大力延伸和拓展宣讲触角,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努力实现宣讲活动每到一地,都能直线拉满“热度”。线上线下“串”起来。发挥媒体理论宣传主渠道作用,开设“声动福山”专题专栏,开展“与福共讲”、现场直播。通过党校教师精心策划、宣讲名嘴精准表达、线上线下精细传播等方式,策划制作《坚持三个务必 谱写时代华章》《居民医保缴不缴?》等微视频,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多声部传播党的创新理论。其中视频《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获评省2023年优秀理论宣讲微视频。理论队伍“强”起来。紧扣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发挥“8支宣讲队伍”优势,选优配强队伍组建百姓宣讲团,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宣讲活动,涌现出王长峰、姜军等一批常年活跃在群众身边的宣讲骨干、百姓名嘴。过去一年开展宣讲近3000场次,惠及群众超10万人次。

  二是风格多样饱满,宣讲“辣味”直击味蕾。深入发掘和鼓励“新”宣讲形式,让咸甜适宜、酸辣适中的宣讲活动,激发出“宣讲+”的强大动能。“宣讲+中心”,增添平实范。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村党群服务中心等基层阵地,组织“致富能手”“文明乡贤”等名人能人,以文明家庭家风故事、道德模范先进事迹等系列故事为切入点,用“乡音”传“党音”,让宣讲的好声音浸润民心,助力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创新理论进基层双提升。“宣讲+文艺”,传递曲艺味。发挥以区曲艺家协会徐杰、区戏剧家协会陈建国等为代表的文艺骨干作用,在芙蓉丽景社区等基层文艺阵地筹划开展“声动福山‘艺’起讲”活动,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中,借助文艺表演的形式提升宣讲的趣味性吸引力,让宣讲有声有色。其中由徐杰等表演的曲艺宣讲作品《小小草莓助力乡村振兴》,在省百姓宣讲(曲艺类)比赛获得一等奖。

  三是民心贴近拉近,宣讲“滚沸”身边故事。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坚持用群众的语言增强宣讲的生动力和说服力。做好宣讲的精准化。在居民集中关注的生活环境、就业就医、低保救助等热点问题上往细处、深处研究,通过完善宣讲内容、加强现场互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重点问题的关切。进一步推动流动宣讲阵地建设,结合网格工作法,实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宣讲、群众在哪里就宣讲到哪里”的新局面。做好宣讲的百姓化。在充分发挥区委党校等专职理论宣传队伍作用的同时,激活“草根”力量,发动老党员、退役军人、新农人、医护人员等基层群体,组成覆盖面广、人员身份多样的百姓宣讲队伍,以“政策理论+鲜活事例”方式广泛开展宣讲,使宣讲“沾着泥土、带着露珠、接着地气”。

  四是素材结合融合,宣讲“烫印”文化符号。宣讲之美在文化,踩准文化两创的悠扬节奏、明快鼓点,引发文化宣讲更深层次的情感共鸣。一是借民俗文化之东风。春节期间,邀请福山区民俗学者韩月湖录制“说年俗”宣讲小视频,从初一的“满街窜”到初七的“拦小人”,妙趣横生地介绍胶东地区年俗历史、传统习俗等知识,让宣讲受众在感受浓浓年味之余,尽享民俗文化的魅力。除此之外,还将宣讲内容同“福”文化、地方民俗等特色文化相结合,借民俗文化之东风,赋予宣讲以“弘扬民俗文化,传承历史文明”的丰富内涵。二是育文化两创之苗木。组织王懿荣纪念馆讲解员组建“文博宣讲团”,以福山历史变革和王懿荣爱国主义精神为主要宣讲内容,在激发大家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招募”福山本土文化企业“美时嘉钟表”匠人李爱国、福山非遗剪纸传承人卫爱君、福山大面第四代传承人权春晓等进入2024年区级宣讲育苗计划,重点围绕文化两创、非遗传承等方面内容,挖掘、打造专属福山的文化宣讲队伍,讲述自身故事的同时,也通过宣讲让传统精髓重新焕发出新的生机。

初审编辑:陶云江 陈修胜

责任编辑:吴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