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泉心泉意”聚合力 分众宣讲出实效

  如今的信息铺天盖地,咋能让党的创新理论、惠民政策这些“高大上”的道理脱颖而出,让老百姓听得懂、喜欢听,还能在基层扎下根?对于这个问题,济南市市中区十六里河街道的秀泉社区,用“泉心泉意”这个宣讲品牌给出了响亮的答案——不搞大水漫灌,而是像泉城的“泉水滴灌”一样,精准到人,贴心到家,把理论讲台搬进生活场景,融进服务治理,从老到少,人人有份,让原本“高冷”的理论变得可亲可感、能用管用。

秀泉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王妙甜宣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建机制——明晰架构不断深耕“怎么讲”的问题

  社区建立由综合党委书记任团长,综合党委专职副书记任运营主管、专业社工任专职管理员的组织体系;建设“泉心泉意理论宣讲”标准化制度和志愿服务积分兑换运营规定,推行标准化工作流程,实现宣讲志愿者队伍建设标准化、宣讲活动评估标准化;建立“泉心泉意理论宣讲”任务清单,确立并开展“秀泉好邻里”“书记种子课堂”“百名党员讲党课”“秀泉先锋少年”“向阳花幸福驿站”等宣讲主题,确保理论宣讲活动在党建引领这一大框架下,日益成体系、有规范、见长效。

  自“泉心泉意”理论宣讲品牌成立以来,通过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主题,定期开展倡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树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等多种主题的宣讲活动,不断深挖党的创新理论源泉,更好地把党和政府的声音第一时间送到群众中去,用最朴实的宣讲语言让群众听得见、听得懂、听得好。

“家庭教育”主题专场直播在“秀泉里”直播间火热展开

  建阵地——线上线下合力解决“在哪讲”的问题

  社区始终坚持“政府主导、资源共享、融合发展、提升效能”的原则,以空间形态“美”、内容品质“好”、服务效能“高”、运营机制“新”为建设目标,不断创新线上线下宣讲模式。

  一方面,社区大力整合现有社会资源,联系双报到单位中国绿发的开发商及物业服务企业,将位于辖区内的领秀城森林公园售楼处样板间改造为社区居民公益活动场所,并创新性提出“fun社群”概念,以社群为单位开展形式多样的宣讲延伸活动;另一方面,积极打造“秀泉里”直播间,设置社区治理、民情收集、家庭教育、文明倡导、传统文化、科学普及等主题版块,营造了良好的社区“老中青”互动新环境、延伸了社区理论宣讲的新阵地、吸引了许多年轻“新粉”,保证社区宣传工作既在现场、又在“线上”。

  此外,社区综合党委抓住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提升改造的契机,打造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理论宣讲报告厅、“泉心泉意”公益积分兑换超市等阵地,保障理论宣讲在形式上持续创新。与此同时,社区还通过运营“秀泉邻里”微信视频号,切实将政策理论、教育服务、公共文化、科技科普等项目内容落到实处,构建起“现场可感、线上可达”的24小时传播矩阵,实现理论触角的全覆盖。

  建队伍——着力破解理论宣讲“谁来讲”的问题

  为引导社区居民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这一目标,坚持“共建、共享、共创”理念,社区大力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鼓励他们积极管理公共事务、创造公共福祉,并创新设立了“秀泉里”公益积分制度,通过“以积分换阵地”“以积分换服务”的模式,组织大家开展“泉心泉意”理论活动,并设置“宣讲达人”排行榜,对表现突出的志愿服务团体和个人进行表彰,提升了多元群体参与社区理论宣讲的工作活力,增强了老百姓作为社区主人的归属感和责任感,推动了社区的高质量发展。

  此外,社区还注重吸收在群众身边威信高、口碑好的老党员、老干部、道德模范典型、两栖双报到党员、党校专家,共同成立“宣讲智库”,经常邀请他们来讲解党的最新政策和法规;动员参战老兵程树举和亓来海等人成立“红色英模人物宣讲团”,为青少年群体讲述战争时期历史故事;邀请全国道德模范房泽秋组建“秀泉社区房泽秋志愿服务宣讲团”,带领社区党员们在开展宣讲活动中做公益,借助理论宣讲提升自身及团队的社会价值。

  截至目前,“泉心泉意”理论宣讲品牌已经成功孵化出“社区百姓宣讲团”“复兴强国有我少年宣讲团”“百名党员宣讲团”“房泽秋志愿服务宣讲团”“支部书记宣讲团”“美德健康宣讲团”等28个社区草根宣讲团队,不断满足全龄化居民的个性化需求。2024年,秀泉社区共开展理论宣讲、政策宣讲、文化宣讲等活动300余场,吸引3万余人参与,为构建和谐社区、品质社区、幸福社区夯实了基础,打造出了居民群众心中信得过、叫得响、靠得住、做得好的社区宣讲新团队。

初审编辑:陶云江 窦永浩

责任编辑:李润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