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9024540号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0111号
技术支持: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子,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烟台市创新实施全民美育工程工作要求,在烟台市委宣传部、市委讲师团的指导下,市宣讲工作者协会联合芝罘区委宣传部、璜山书院举办“美遇万家”特色宣讲活动,以美育为切口,围绕中华民族的汉字、诗词、书法、绘画、书籍、音乐、建筑、山川等,深入挖掘其历史意蕴、审美情趣、核心价值等文化内涵,以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方式,开展8场专题宣讲,通过宣讲内容、形式及反馈机制等方面的创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深植百姓心田,走出了一条基层理论宣讲的新路径。
现场座无虚席,市民认真聆听宣讲
深挖宣讲内容,传递文化根脉。为实现以美育人、凝聚共识的核心目标,宣讲团队在内容构建上倾注匠心,着力超越浅层的知识介绍或技能传授,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符号背后所承载的厚重人文精神与时代价值。每场宣讲,都如同一幅精心绘制的文化长卷:如,“汉字之美”,宣讲员李莒萍从古老文字源头讲起,引导听众在汉字的流变中感悟“一字一世界”的中华智慧与文明赓续;“山川之美”,宣讲员尹浩洋从胶东山川的独特禀赋中,品读出“山的坦荡、坚定、包容、低调”所滋养的“近山者仁”的地域精神……这种“不授技法,只传心法”的深度阐释,让仁爱、和谐、中庸、创新等思想精髓,如春风化雨般浸润了听众的心田。
“美遇万家”宣讲“不授技法,只传心法”
打造互动宣讲,增强文化认同。为有效提升宣讲的吸引力、感染力,“美遇万家”系列宣讲在形式方面大胆创新,摒弃了单向灌输,采用“沉浸式展演+互动式教学”模式,精心设计了一系列沉浸式、互动性的体验环节,让抽象的美学理念变得可触、可感、可参与。活动现场,甲骨文猜字互动迅速点燃了观众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读一页裁一页”的毛边书体验,赋予阅读过程独特的仪式感,纸张裁开的脆响仿佛时光与文字的私语;立体书、转转书等创意书籍的展示,让静态的典籍瞬间“活”了起来,极大地激发了听众的探索兴趣。这些互动设计与自发交流,有效打破了传统宣讲的单向灌输模式,在深度参与中深化了认知,在情感共鸣中强化了认同。
宣讲采用“沉浸式展演+互动式教学”模式
听众现场与宣讲员进行互动交流
建立宣讲反馈,对接文化需求。为确保“美遇万家”宣讲活动持续优化、精准对接群众需求,烟台市宣讲工作者协会在反馈机制方面进行了闭环式创新设计,建立“双轨并行”的反馈体系。一方面,在每场宣讲活动开始前,都向现场听众发放精心设计的“宣讲效果反馈表”,征集听众的意见建议、感兴趣的话题以及对后续活动的期待;另一方面,在首轮活动圆满收官后,协会组织召开了由相关负责人、宣讲员与群众代表共同参与的座谈会,围绕8场宣讲的整体感受、最受欢迎的环节、存在的不足以及改进方向进行深入的面对面交流。这种“调查问卷+座谈交流”的闭环反馈机制,不仅体现了协会对群众声音的高度重视,更有效帮助协会精准把握了不同群体的文化“口味”和深层次需求,为动态调整优化后续的“宣讲菜单”、持续改进宣讲内容与呈现方式、提升宣讲员水平,提供了科学、有力的决策依据,确保了宣讲活动始终贴近群众、常做常新。
座谈会上大家各抒己见深入交流
首轮“美遇万家”宣讲活动虽已落幕,但美的种子已在群众的心田播撒。下一步,烟台市将以此次活动为重要基石,认真总结经验,深入基层调研,精准把握群众文化需求,动态优化宣讲内容供给;持续探索美育与理论宣讲的融合创新,丰富表达载体和形式,努力让党的创新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借助“美”的亲和力与感染力,更加生动、更富成效地“飞入寻常百姓家”。
初审编辑:陶云江 窦永浩
责任编辑:李润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