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临沂郯城理论宣讲实现“精准滴灌”

  讲故事 学理论

  本报郯城讯 “现在的宣讲蛮有意思的,以前是一个人台上讲、其余人台下听,现在是大家边听边交流,氛围轻松又能学到党的新政策,非常有意义。”8月1日,谈及理论宣讲的变化,郯城县杨集镇杨集社区居民梁慧说。郯城县聚焦群众事,说群众话,找准“需求点”、用活“小载体”、用好“活教材”,把“大道理”从“纸上”融入“千家万户”,实现“精准滴灌”,将党的政策理论说到群众的心坎上,让党的创新理论宣讲“掷地有声”。

  聚焦“在哪讲”夯实宣讲阵地。为扎实推进基层理论宣讲工作,郯城县积极探索打造群众身边的宣讲阵地,在建设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宣讲小院”+“宣讲家庭站”建设。以“宣讲小院”加“微宣讲”的模式,用生动朴实的“乡音土话”讲解“家国大事”“农家小事”,把“理论语言”转换为“群众语言”,让群众在休闲娱乐中接受“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思想洗礼。

  聚焦“谁来讲”擦亮宣讲底色。“党的政策就是好,看病花钱能报销,残病贫困享低保,群众幸福指数高。”这是郯城县文艺宣讲骨干、鲁南琴书传承人吴绍君的一段宣讲“琴书”。

  郯城县探索“理论+文艺”的宣讲模式,通过快板、琴书、演唱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接地气的语言,利用面对面、心贴心,互动交流、答疑解惑的方式,结合身边的变化,举例子、讲故事,向群众宣讲在党的领导下,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实事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使村民对党的好政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郯城县根据行业特点组建教师宣讲队、红领巾宣讲队、医务工作者宣讲队、司法宣讲队等宣讲组织。以百姓最易于接受的方式让党的创新理论“动起来”“热起来”“活起来”,让基层群众觉得党的创新理论有趣、有理、有味,听得进、记得住、有触动、有感悟。

  聚焦“讲什么”提高宣讲品质。郯城县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开展深入、细致、贴心、温暖的关爱和帮助,精准对接群众需求,“量身定制”菜单式宣讲模式,群众“点单”,志愿宣讲员“接单”,及时解决群众关心的烦事、难事、揪心事,将阵地资源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为民服务成果,让宣讲真正做到“点”上、干到群众“心”里。

  “如果小麦正处于灌浆期,这个时期的管理重点是养根。”在杨集镇金丰公社的“宣讲小院”里,农业技术员老黄正在为村里的群众讲解灌浆期小麦管理技术。

  “老黄讲的这些都很实用,是他多年的种植经验,很管用。”该镇种粮大户老孙说,“‘宣讲小院’就在家门口,有啥问题,随时来这里唠唠嗑,还可以根据农情需要提前向老黄约‘题’。”

  □记者 纪伟

  通讯员 禚艳华 宋法强 报道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吴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