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大省挑大梁·文化润心|14亿字里,藏着齐鲁千年

齐文化经典文献集成《齐书》共选古籍文本382种、2000余卷,

成书主体达1096册、4000余万字。( 记者 刘一颖)

  11月7日,北京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开幕,8000多册中外古典学典籍和研究成果同步亮相。其中,由山东省委宣传部策划、不久前刚刚发布的《黄河大系》,吸引了众多学者的目光。这套十二卷二十册的大部头,从沿黄九省(区)所共有的文化特色着手,展现出黄河文明作为中华民族重要文明支柱的历史地位和灿烂成就。

  《黄河大系》学术总顾问、复旦大学资深教授葛剑雄说:“黄河文明作为中华文明的分支,以文化深厚的内涵在润物细无声中增强了我们的文化自信。山东作为黄河入海口所在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源地,充分调动本省和沿黄省区资源,精心打造了这套黄河百科全书。”

  根之茂者其实遂。近年来,山东把深化优秀传统文化研究阐发摆在重要位置,印发实施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作方案,明确构建“以儒学研究阐发为重点,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势学科建设为支撑,统筹推进文化典籍系统整理、思想意蕴阐释辨析、时代价值研究阐发与转化创新、协同创新体制机制建设为一体的研究阐发体系”,以挖掘呈现“山东文脉”为抓手,深入挖掘整理编纂古籍、加强传统文化研究阐发、推动研究阐释平台建设、加快文化人才培养等方面协同推进,并取得丰硕成果,立起新时代“文化泰山”。

  汉籍合璧,带中华古籍“回家”

  齐鲁大地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卷帙浩繁的典籍文献,凝结着古圣先贤的智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9月12日,第二十一届齐文化节上,齐文化经典文献集成《齐书》发布。山东师范大学特聘资深教授、山东理工大学齐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齐书》总主编王志民表示,《齐书》的整理编纂与已经出版的《齐鲁文库》第一套系统文献、中华儒学著作集成《儒典》,共同构成了齐鲁元典文献的“一体两翼”。

  聚焦齐鲁文化资源,山东深入实施“山东文脉”工程,编纂出版《齐鲁文库》,计划用10年时间全面研究、保护、辑录和整理出版山东历代传世文献,全书规模约14亿字,6000册以上。

  赓续绵长文脉,让中华古籍回家。近年来,山东实施全球汉籍合璧工程、海外儒学文献回归工程及海外山东珍稀历代方志引进工程。全球汉籍合璧工程首席专家、山东大学讲席教授郑杰文说:“将逸散海外的中华典籍重新归拢、开展研究,对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与合作都具有重大意义。”

  目前,全球汉籍合璧工程已对五大洲至少9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0个藏书机构进行了汉籍存藏调查,初步了解约135.25万部境外中华古籍的存藏情况;已现场目验完成50万部境外汉籍的版本目录编纂工作,已复制回归近2000种中国大陆缺藏汉籍,出版《欧洲地区所藏中国珍稀文献丛刊》《日本藏中国珍稀文献》等1093种回归汉籍。为了让古籍真貌永存,工程正依靠数字化手段,统一规划建设全球中华古籍版本目录数据库、境外中华古籍全文图像数据库、汉籍与汉学研究论著数据库,数据库各项功能基本建设完毕,目前处于试运行阶段,将于近期正式上线运行。

  讲述汉字背后的中国故事

  面对5G、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因时而变,顺势而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山东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所长张伟正带领团队,努力解答这道“时代命题”。

  理论研究是文化延续的有力保障。张伟说,通过观照现实社会对文化传承的影响,进一步探寻文化建设的深层规律,形成具有实践意义的科研成果,用以促进文化发展。目前,在她的带领下,文化研究所承担了10余项国家和省级社科基金课题,完成了数十项各级交办的重大科研任务,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和院级奖项数十项。

  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精髓等,山东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领域研究,承担实施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招标项目等200余项。

  牢固树立精品意识,山东深化理论阐释,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理论研究传播、社会治理、经济管理、政德教育、家风传承等方面开展研究,推出了一批代表山东水准、具有齐鲁风格的传统文化研究标识性成果。《自信的理由》深入分析中国自信的理论源泉,《中国字·中国人》让普通人看懂汉字背后的中国故事和人文精神……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人们的生活,山东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出版一系列通俗读物。

  1836人成为传统文化专项研究生

  “仁者爱人,齐之以礼,修齐治平,兴国安邦……”9月28日,曲阜大成殿堂前,甲辰年公祭孔子大典祭文响起。以“对话孔子 互鉴文明”为主题,2024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在曲阜举行,来自36个国家及地区的370多名外宾齐聚曲阜,共享文化盛宴。

  世界儒学看中国,中国儒学看山东。山东坚持建强平台载体,深入推进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内涵式发展,加强省社科理论重点研究基地建设、高校重点学术机构建设,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学理支撑。山东整合省内外儒学资源,推动建设尼山世界儒学中心,挂牌成立多家海外分中心和研究基地。

  为培养能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担负时代重任的高水平人才,尼山世界儒学中心联合16所一流院校成立尼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联合研究生院,以共建共享的方式开展研究生教育,发挥山东传统文化资源优势,汇聚全国顶尖儒学研究力量,共同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括儒学)专项硕士博士,目前已累计招收培养专项研究生1836人。

  汪雅琪是尼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联合研究生院和北京大学共同培养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项研究生,“在曲阜研修期间,我们通过参观、听讲座、研讨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既‘读万卷书’,又‘行万里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与行相统一。”(记者 刘一颖 赵琳 通讯员 解放 吴玉珠 参与采写)

初审编辑:陶云江 窦永浩

责任编辑:李润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