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山东:黄河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黄河刀鱼重现黄河口

  日前,记者从山东省济南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了解到,根据山东黄河入海口的水生态调查显示,黄河入海口生物多样性有显著改善,消失近30年的黄河刀鱼在近日被重新发现。

消失近30年的黄河野生刀鱼重现黄河口

  “我们仅撒网三次,就在其中一网中发现野生黄河刀鱼3条,最长的体长达34厘米。”山东省济南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高级工程师郑琳琳告诉记者,此次采集到的最长刀鱼也创下了采样的新纪录。据了解,黄河刀鱼属于洄游性鱼类,每年农历三月中旬陆续由黄河入海口逆流而上,到东平湖产卵、孵化。该生物属于濒危物种,并且是我国重要经济鱼类之一,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黄河径流断流以及人工捕捞影响,黄河刀鱼数量日益减少,几近绝迹。此次采样结果反映,黄河刀鱼种群恢复比较好。

  野生黄河刀鱼种群的恢复离不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工作的开展。2018年,我国制定出台黄河禁渔期制度,填补了黄河流域渔业资源保护制度的空白。2021年以来,农业农村部对黄河不同河段实行不同的禁渔期制度,以进一步加强黄河水生生物资源养护。2023年,我国也实施了黄河禁渔计划,为黄河的资源恢复提供了绝佳机会。

  黄河从高山云巅发源,一路冲关夺隘,在山东东营汇入茫茫大海。此前,山东省9个沿黄城市的火电、钢铁、焦化、石化等企业数量多、污染物排放量大,生态环境改善压力大。然而,近年来,山东积极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黄河口湿地风光

  山东省在沿黄9省区率先印发省级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规划,今年6月,又对专项规划进行修订完善,将规划范围由沿黄9市扩展为全省16市。今年年初,省生态环境厅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等11个部门印发《山东省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提出河湖生态保护治理等6大攻坚行动、79条具体攻坚措施,针对黄河生态保护治理重点领域实施全面攻坚。山东省生态环境厅水生态环境处处长韩凯表示,入河排污口一头连着江河湖库,一头连着生产生活,是打通岸上和水里的关键环节。通过持续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山东省辖黄河干流水质连续两年稳定保持Ⅱ类,入海断面总氮浓度连续两年优于上游入境断面。

  此外,山东不断加强黄河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并取得积极进展。山东省出台《山东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在全国率先修订实施省级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率先更新《山东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1—2030年),将黄河三角洲、南四湖、东平湖、泰山—徂徕山等黄河流域重要生态屏障划入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建成全国首个生物多样性保护监管平台,建立黄河流域首个生态环境定位观测研究站,广泛深入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据调查,山东省黄河流域重点区域生物多样性明显提升,黄河口野生动、植物分别达到1764种、411种,鸟类由187种增加到383种。

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迁徙而来的候鸟在空中盘旋

  “未来,山东将持续抓好黄河重大国家战略落地落实,努力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样板区,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山东省生态环境厅一级巡视员葛为砚说。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吴杭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