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物业“红”在哪

  在基层党建与社区治理相结合的土壤中,“红色物业”正茁壮成长。在聊城市茌平区,“红色物业”建设成为破解城市基层治理难题,以小区“微治理”构建社会治理大格局的重要载体,赢得居民群众的广泛赞誉。

  茌平区打造的“家门口的党建阵地”究竟长啥样?“红色物业”到底“红”在哪里?

  “红”在党建引领强服务

  任庄小区是典型的老旧小区,“空中飞线”问题突出,业主意见颇大。为此,北关社区组建了一个由党组织领导,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等多方联动的“红色物业”,并建立党群服务站,对群众诉求及时解决,群众满意度超99%。

  北关社区“红色物业”是茌平区推动物业服务与社区治理同频共振的缩影。茌平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陈海蓉介绍,近年来,茌平区坚持把党的领导优势转化为基层社会治理效能,建立健全“红色物业”运行机制,有效提升物业管理服务水平。

  点燃“红色引擎”。构建贯通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楼栋长、党员中心户的五级社区组织体系,并以党组织为纽带有机联结各类治理主体,依托住建部门成立物业行业党委,指导18个物业企业、218个业委会建立党组织,实现组织共建、资源共享、活动共办、责任共担的良性互动。

  激活“红色细胞”。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物业企业党组织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制度,注重在物业企业中培养和发展党员,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等,激发物业企业发展内生动力。

  做优“红色服务”。茌平区建立了“物业党支部在线协调、物业人员与党员志愿者现场解决、社区党组织回访监督”的闭环机制,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红色管家”志愿服务队、“五老”调解员队伍等,规模达5000多人,主动了解居民诉求、解决小区难题。

  “红”在协商议事解民忧

  电动车充电问题,曾是困扰名人府、永泰家园等小区业主的一块“心病”。由于没有充电桩,业主时常将电动车停放在家中或楼道内充电,不仅存在安全隐患,还容易产生纠纷。

  复兴社区了解到情况后,组织召开了“红色物业”联席会议,积极推进充电桩建设,很快解决了这一问题。

  为着力解决物业管理服务中的突出问题,从源头上防范物业纠纷,茌平区建立了物业管理联席会议、业主恳谈会、人民调解委员会“三会”制度,及时化解矛盾风险。

  攻坚“梗阻点”。聚焦专项维修资金使用难、业委会成立难、公共收益不透明等物业和业主矛盾突出问题,组织住建、公安、城管等部门开展靶向攻坚,完善功能配套,解决堵点痛点。该区物业服务行业累计投入5万余人次、资金180余万元,重新划定消防通道及停车位标线5.4万米,新增停车位309个,补种绿植1500余平方米,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畅通“民情线”。划分小区专属网格,建立网格微信社群,推动物业主管部门融入网格、加入社群,及时掌握群众诉求。整合12345市民热线端、做优综治中心等实体端、开发上线社会治理App等移动端,畅通群众诉求反映渠道。

  织密“责任网”。在落实街道、社区属地管理责任的基础上,建立物业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履责监督,引导制定管理规约、议事规则,督促做好情况公示。同时,建立健全物业服务企业信用评价管理制度,设立物业服务企业“红黑榜”,倒逼物业提升服务水平。

  “红”在共建共治聚合力

  “小陈,快帮我看看,这个老古董又‘罢工’了。”

  “刘大爷,您这台电风扇都用10多年了,光我就给您修了3次,换个新的吧。”

  “我对这老物件有感情,能修好就接着用呗。”

  ……

  几分钟后,电风扇又转了起来。

  这样的场景,在茌平区的“红立方”党群服务站里,每天都在上演。

  去年以来,茌平区加强居民小区党群服务站建设,并吸纳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企业三方交叉任职,打造居民家门口的党建阵地。

  在阵地共建方面,打造“红立方”服务品牌,依托“红旗驿站”、物业服务用房等场所资源,构建“一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N个党群服务站”的服务矩阵,融合各类网格职能,开展小区党群服务站点建设,搭建起多方共建共治平台。如今,七成小区已建成“红立方”党群服务站。

  为实现力量共融,推举“红色楼长”2301人,向上对接社区资源,向下团结小区居民。常态化推行“双报到”工作,全区5297名机关干部主动到所居住小区报到,形成“双报到”共建项目110个。选聘30名外卖配送员兼职网格员,开展“小哥在身边”“小哥随手拍”“红色小哥跑跑团”等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在走街串巷中发挥“移动探头”“移动应急队员”作用。

  面向老旧小区,引进市场化物业服务公司开展老旧小区物业托底工作。设立1个客服总部、4个片区物业管理中心,开设24小时服务热线,采取“片区统筹、精细治理、网格化管理”模式分区治理。目前,已实现154个老旧小区统一托底管理服务工作。(付春泉 魏洪星 刘峥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赵新华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