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流动党员有“家”更有为

  近年来,费县驻济流动党员党委坚持县内县外一盘棋、党群共建一家亲的思路,通过搭建“四个平台”,创新“党建引领+文化传承+经济发展+社会治理”互促共融的流动党员、在外群众管理服务模式,真正让流动党员汇聚到党旗下,让党委成为流动党员和在外群众温暖的家。

  搭建组织平台,当好引领党员群众的“抓手”

  党员流动到哪里,党的组织就建设到哪里,管理服务就跟进到哪里。2019年6月,费县在济南成立流动党员党委,按照就近就便原则,划分6个党支部,对110名流动党员实施管理与服务。由熟悉基层、沂蒙红色文化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同志任党委书记,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优秀企业家任副书记,参照“红领书记”管理办法,选派2名党务工作者,县委组织部提供经费保障。

  建立引领社会组织运行机制,将济南费县商会、泉城招才引智工作站等纳入党委领导;推行党员量化积分管理办法,科学设置基础分值、加分减分项目,年终将考核结果反馈到党员党组织关系所属党委,作为评先树优的依据,解决在外党员学与不学一个样、干与不干无差别问题,增强流动党员的归属感。

  搭建宣教平台,当好弘扬沂蒙精神的“旗手”

  近年来,驻济流动党员党委通过建平台、拓载体,让沂蒙人讲沂蒙故事,有效打造了“弘扬沂蒙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党建品牌。建设“沂蒙精神在费县”教育展室,面向济南党政、企事业单位和费县在济党员群众开放,通过情景式教育提升党员党性修养。

  组建一支由文艺工作者、老兵、红嫂后人等组成的沂蒙精神传承小分队,进机关、企业、部队、学校、社区等讲沂蒙精神党课,搭建起同省直企事业单位联系的“红色桥梁”,受众超2万人,让更多人感受沂蒙精神的同时,将“双招双引”落到实处。“流动党课让我受益匪浅,作为青年大学生党员,我要赓续红色血脉、传承沂蒙精神,做革命故事的讲述者、革命精神的传承者、革命文化的传播者,以实际行动传承和弘扬沂蒙精神。”山东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生李光辉说。

  搭建管理平台,当好促进济南发展的“帮手”

  泉城亮身份,省会显担当。流动党员党委开设了“泉城费县人”微信公众号,建立起“学习+创业”平台,利用“党旗红”、“创业桥”、“费县人”等栏目,推动资源共享、信息共用、抱团发展,聚集费县力量,讲好费县故事。建立双向管理机制,将驻济流动党员群众纳入省会党组织管理,推行“同教育、同管理、同服务、同表彰”的管理模式,调动建设济南的主观能动性;将服务延伸到社会治理领域,对长期在济工作、生活的人员,建起人员信息库。通过日常走访、群众反馈等渠道,调解矛盾纠纷、整治问题隐患等,协助省会城市基层治理。

  搭建服务平台,当好幸福费县建设的“推手”

  发挥流动党员党委的桥梁作用,引导在济工作的党员群众积极参与费县“双招双引”工作,推动家乡发展。引荐农业专家曹广平、“水博士”贾瑞宝等5人为费县乡村振兴顾问,牵线山东种业集团到费县发展地瓜产业。召开在济媒体座谈会,开通自媒体平台,设置供需直通、政策解读等栏目,全力宣传推介费县,助力乡村振兴。

  将省会人才、信息、政策等引入费县。在济党员王彦洪回乡建起生物发电厂,流动党员党委历城党支部书记张荣俊回乡投资400万元建起家庭农场,带动群众发展草莓种植致富。成立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工作组、健康医疗服务组、退役军人及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组等,为流动党员提供全方位服务。(任明远 李敏)

初审编辑:陶云江 窦永浩

责任编辑:吴杭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