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9024540号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0111号
技术支持: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
学员在孔庙集体诵读《论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更是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厚基础。近年来,山东济宁政德教育干部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依托济宁市传统文化资源富集优势,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以深入解读阐释传统文化经典为切入口,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价值和时代价值,让传统文化浸润人心,以特色教学赋能干部教育培训,引导党员干部在传统文化经典中滋养道德情操、提升党性修养。
开发特色专题课程
济宁市作为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儒家文化发源地,是“四书五经”等重要文化典籍的起源地,在挖掘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教育培训党员干部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学院着眼《大学》《论语》《孟子》《诗经》等传统文化经典,通过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以民为本、为政以德等治国理政思想的时代价值,开发打造了“大学的修齐治平之道”“《论语》中的仁爱思想”“汉字与孟子为政之道”等10余门特色专题课程,特别是精心打造特色课“千年风雅颂诗礼润政德——走进《诗经》·品味经典”优秀传统文化音乐党课,让党员干部在视听体验、寓教于乐的同时,深刻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
打造示范现场教学
济宁素以“孔孟之乡、运河之都”著称,拥有曲阜“三孔”、京杭大运河等全国重点文保单位41处,各类文化遗存7000余处。学院依托曲阜“三孔”、邹城“两孟”等传统文化资源,孔子研究院、孔子博物馆、孔子大学堂等现代文化设施,通过深挖文物古迹、历史遗存承载的文化经典内涵,深入解读传统文化经典的时代价值。例如,在孔府重光门前讲授孔家“诗礼传家”的家风,在孟庙官箴碑前讲解儒家“仁、廉、公、勤”的为官之道,在嘉祥曾庙三省堂讲授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的深刻内涵等,累计开发打造46个现场教学点,着力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场教学优势,让党员干部在实情实景中切实体悟传统经典中蕴含的丰富治国理政思想。
创作礼乐教学剧目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卷帙浩繁,学院积极撷取中华优秀传统经典故事、地方非遗,精选符合礼乐教学特点的内容题材,对经典著作、历史典故等进行挖掘、整理、研究,自主创作了情景剧《夫子:大道之行》《断机教子》,歌舞剧《千古孔子》《书香舞韵》,诗朗诵《雅诵儒意》,山东快书《官箴碑》,渔鼓《孔子试徒》等喜闻乐见的礼乐教学剧目,打造了一场《儒风雅韵》礼乐教学演出,让凝结先贤智慧的文化经典在当下“活起来”,让党员干部在传统礼乐文化中滋养道德情操、提升政德修养。
设计文化体验教学
文化经典、传统技艺等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体现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绵延不绝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我国历史的见证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着眼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的活态再现,学院依托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等,在曲阜颜府、嘉祥大学书院等体验场所创新开发了拓片制作、活字印刷、印章制作、《论语》抄诵、《儒家六艺养生拳》习练等体验项目,通过拓片、印刷、印章、书法等,再现历史神韵,力求激活参训党员干部的文化记忆。
山东济宁政德教育干部学院积极用活传统文化经典,以特色教学赋能干部教育培训。截至目前,学院已承接来自中央和国家部委、中央企业以及31个省份和香港、澳门的各类班次2200余期,培训学员12万余人,在全国干部教育培训领域树立起“政德教育”特色品牌。(郑本凤)
初审编辑:陶云江 窦永浩
责任编辑:李润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