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9024540号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0111号
技术支持: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
今年以来,汶上县紧扣新时代党员教育培训新任务、新要求,积极探索“一线”工作法,通过整合镇街资源、创新培训模式,打造区域性党员教育现场教学基地,实现“党员教育提质”与“县域发展赋能”同频共振。
“一盘棋”联动,教学资源串点成线
过去,各乡镇党校教学资源分散,既没有形成规模效应,也难以满足党员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比如,有的乡镇计划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却找不到合适的实训场地;有的乡镇打造了优质教学点,却只能辐射本辖区党员。
为破解这一难题,汶上县按照“特色鲜明、全域覆盖”原则,打破镇域壁垒,整合全县26个优质现场教学点,构建“一核三带”党员教育布局,形成跨镇街共享的教学网络。东部以省级重点乡镇党校为核心,串联金藤薯业等点位,展示科技赋能农业成效;中部依托坝口社区等打造智慧治理示范基地,呈现数智化治理模式;西部以白石镇为重点建设产业振兴实训基地,展现传统农业升级路径。
通过资源联动,镇街党校办班不再受地域限制,课程设置更加丰富。今年以来,全县已开展跨镇街培训80余场。
“一堂课”讲透,双师协同穿针引线
“跟随讲解员亲身体验、实际操作,能更加直观地了解智慧社区平台的运转流程。实操后,还有老师深入剖析案例,讲解政策依据、技术原理,帮我们更好地理解应用方向。”南站街道文苑社区党员展绪鹏参加完培训后兴奋地说。如今,这种“讲解员演示实操+老师拆解方法”的双师协同教学模式,已成为汶上县党员教育现场教学的标配。
为了让培训接地气、有实效,汶上县建强师资队伍,整合农业农村局技术专家、电商平台运营导师、优秀村党组织书记等60人,组建“实战型讲师团”;创新推行“双角色协同”模式,让实践讲解与理论剖析无缝衔接;精准设置课程,围绕“现代农业种植”“农村电商运营”“基层矛盾调解”等党员急需内容,开发特色课程15门。
如今,党员培训不再是“被动坐着听”,而是“主动带着问题学”,不少党员带着工作中的难题来培训,现场找答案、学方法。
“一站式”转化,实践应用指明路线
“莲花湖农文旅融合发展的路子,给我们很大启发。我们计划在现有樱桃采摘游基础上进一步升级,争取明年让我们村也能‘火’出圈。”培训结束后,提及村里的发展规划,杨店镇东陈堂村党支部书记汪延鹏信心满满。东陈堂村发展思路的转变,正是汶上县推动党员教育成果转化的生动例证。
汶上县始终把“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发展”作为党员教育的落脚点,构建“看现场—议难题—找方法”闭环机制。现场教学后,组织党员围绕“最震撼场景、最困惑问题、最有益启示”开展专题研讨,引导党员把培训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转化为具体工作举措。同时,建立“党员学员帮扶机制”,安排讲师对参训党员跟踪指导,帮助解决实践中的难题。截至目前,通过培训的230余名骨干党员,带动全县新增产业项目32个,真正让党员教育从“完成任务”变为“赋能发展”。
“打造区域性党员教育现场教学基地,是立足基层党员教育现实需要的系统性变革。我们将持续推动教学基地提档升级,用好用活‘一线’教学法,推动党员教育成果转化为服务高质量发展成效。”汶上县委组织部副部长王冲说。(林琳 姬国庆)
初审编辑:陶云江 窦永浩
责任编辑:李润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