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回路转 山村巨变

  绕过数道弯,爬过几个坡,就来到了位于泰山东麓的亓家滩村。村藏山间,风景怡人,特产众多,游人纷至沓来,村民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亓家滩村位于泰安市泰山区省庄镇北部山区,全村693口人,有7000多亩地,而其中大部分是山林地,耕地仅有448亩。虽然离泰安市区仅12公里,可在以前,这里一直穷得叮当响。
  “要说变化呐,还得感谢李丰书记。”村里人说。
  2015年,泰安市实施“育苗升级”工程,鼓励年轻大学生返乡创业、回村任职,村里的老书记向李丰伸出橄榄枝,她从济南义无反顾地回村了。
  为了彻底“转变”,刚回村的李丰,就把一头长发剪成了齐耳短发,随后挨家挨户串门,把她从小长大的村子重新熟悉了一遍。
  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后,李丰意识到,只有发展优势产业,才能走出一条符合亓家滩村实际的路子。
  亓家滩村有丰富的生态资源,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于销售苗木、猕猴桃、大樱桃、板栗、茶叶等。“村里有100亩猕猴桃种植基地,90多户村民以种猕猴桃为主要收入来源,可果子口感不行,好果子也卖不上价。”李丰说,“我们需要学习先进的技术,改造升级传统产业,把绿水青山高效转化为金山银山,以产业助力乡村发展。”
  经考察,李丰得知“泰山一号”猕猴桃肉质细腻、绿心,含糖量高达16%—22%,光皮无毛,耐储运,产量高,市场价格还高。但号召村民种植时,村民们并不是完全赞同,因为种下新果苗,3年后才能丰产见效益,都不敢冒险。“咱农民不怕苦不怕累,就怕攒了半辈子的钱打水漂……”有位村民说。
  多次深入商讨后,村“两委”决定牵头成立合作社,确定了“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思路,带动当地村集体经济发展。
  3年后,村民看到新品种丰产了,而且供不应求。“以前村民都是自己联系客户售卖,容易产生压价现象。后来,我们进行了大规模宣传,慢慢地将猕猴桃的名气打了出去,客户就自己找上门来了。”李丰说。她还通过网络直播等方式帮助村民开辟销售渠道,彻底扭转了村民种植果品滞销的局面。如今,全村80%的果品通过网上销售。
  2020年,亓家滩村成功承办“省庄镇首届猕猴桃采摘节”。随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村内12万斤猕猴桃销售一空,平均每户增加收入约1200元。

李丰展示丰收的猕猴桃

  猕猴桃产业扎下根后,李丰又瞄准了后山的天然艾草资源。依托全市“百企联百村”行动,亓家滩村同泰艾(山东)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合作,建设了艾条加工车间,集艾叶收购加工、产品包装、定向输出与分散出售于一体。2022年,亓家滩村的“亓小艾”品牌艾草产品已经销往全国40多个城市。
  山还是那座山,田还是那块田,短短几年的时间,李丰带领亓家滩村发展成了村集体年收入35万余元的市级文明村。随着猕猴桃种植、艾草加工、写生基地等产业项目一个个落地,亓家滩村集体收入在迅速增加,村民的日子也越来越红火。一幅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壮丽画卷正在这里徐徐展开。
  2023年, 李丰荣获“齐鲁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称号。(付刚 高凤)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杜思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