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建豪:渔船民的“大管家”

风暴潮来临,孙建豪帮助渔民加固缆绳

  一个警用包、两双作训鞋、一本记录渔民家长里短的笔记本,是孙建豪上岗的标配。

  作为船管民警,今年是烟台市公安局海岸警察支队一级警长孙建豪坚守海防一线的第21年。从落后的渔村到繁忙的港口,他像一名辛勤的农夫,精心看护自己的“责任田”,每天迎着朝霞出,披着夕阳回,推进一个个治安复杂区域由乱到治、由治向好,成为渔船民最安心的“大管家”。

  渔村来了“大管家”

  “朱旺村需要人,你去驻村,别想着回来!”2004年,孙建豪被招录进山东边防部队,他工作的第一个单位是位于莱州湾南侧的海庙口边防派出所,一报到,老所长便把他“摁”到了最复杂的区域。

  “欢迎小孙警官,现在村里有1400户、5000多人,是莱州的第一大自然村。村里想发展,但现在情况有点棘手,入户盗窃、酒后寻衅滋事的情况不少,乡亲们的心安定不下来!”朱旺村党支部书记滕春竹握着孙建豪的手介绍了情况。

  “书记放心,我们是战士,战士就要迎难而上,决不会畏难退缩。今后,我就是村里的一员了!”从自行车上拿下行李包,在商店里买来锅碗,村东的两间平房成了孙建豪的家。

  刚进村的第1年,孙建豪就带着治安联防队员抓了15个小偷。其中有一个狡猾的惯犯,专门趁着风雪天作案,作案手法老练。孙建豪从夏天追踪到冬天,反复研究其作案特点。他带领治安联防队员在一麦垛旁蹲守了3天,终于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人赃俱获。后经深入挖掘,并案侦破了18起盗窃案件。

  “小孙干得这么好,会很快调走进城吧?”村民们信任孙建豪,但又有些担忧。令他们没想到的是,2006年,孙建豪在老家结婚后,竟租下了离警务室200米远的一所民房,把妻子接了过来。除了每周一回所里汇报工作,他都待在村里。

  抓完了小偷就开始调解纠纷,纠纷调解完了,孙建豪开始画位置图,给村里的路起名字:东环、西环、中心大街……这些名字到现在还用着。然后,他又着手建设“乡村110”,把全村人的电话连成一个内部网,村民们摸起电话就能找到他,“大管家”事无巨细守护着村里的安全。

  2014年末,孙建豪从海庙口边防派出所调走时,该村已成为省级文明村、模范村。

  海岛上的“平安灯塔”

  2015年,孙建豪被调到三山岛派出所。三山岛渔港是国家一级渔港,平均每年船舶进港20余万航次,有1100艘船舶在这里停泊。每年“十一”假期后,受寒流影响经常出现风暴天气。2024年10月18日晚10时,三山岛渔港风力达到十级,海上掀起飓风,风力达到十二级。

  “快,这里还不稳,再拉紧点!”孙建豪和值班民警巡逻至北码头平台时,发现一船只缆绳松动,立即进行固定。

  “今晚风暴涨水,风会达到十二级,安全第一,不要在船上睡觉。我也不睡觉,咱们一起保证船的安全!”孙建豪叮嘱渔民。放眼望去,波涛汹涌的海域,除了这支巡逻照明的队伍,再无亮起的灯光。

  第二天早上7时,经历了一夜狂风骤雨,三山岛渔港又恢复了往日的安宁,在港避风的渔船没有一艘因风暴潮沉没,9000余名渔民安然无恙。

  返回码头警务室时,孙建豪的鞋已经可以倒出半瓶水。“穿湿鞋是常事,换一双就行了,反正有两双鞋。”他说。

  孙建豪说的这两双鞋,都是他的鞋,尺码却不一样,一双43码,一双44码。“一天走下来,脚又肿又胀,得穿大一码。”孙建豪的回答让人心疼。

  10年来,孙建豪与他的战友们迎战台风、风暴潮30余次,先后救援遇险群众300余人。风雨中,一个个穿着湿鞋的夜晚,孙建豪和战友们坚守在码头,守护着海湾的安澜。

  警民之间的“双向奔赴”

  “孙警官管事公平公正,让我们服气,就愿听他的。”在三山岛渔民心中,没有孙建豪解决不了的事、化解不了的矛盾。

  2024年夏天,辖区养殖户老杨的扇贝已生长半年有余,长势喜人。突然,老杨接到通知,一个国有项目要进行海上施工,需要从自己的扇贝地穿行,扇贝养殖区需要搬迁。

  这可急坏了老两口,扇贝养了六七个月,眼看就要丰收,这可咋搬?上哪里再去找200亩的养殖地?如果半路不养了,损失高达百万元,一家人日子可咋过?

  束手无策的两口子整日以泪洗面,来找孙建豪。孙建豪了解情况后,表示:“国家项目需要支持和保障,我们要配合,但养殖户的合法权益也要坚决维护!”他先给老杨一家吃了颗“定心丸”。

  随后,孙建豪忙里忙外两头跑,多次和老杨与项目部沟通商讨,并组织双方反复磋商。在调解中,孙建豪给当事人讲明法律,指明利害,对赔付方式进行多次优化,最终促成搬迁协议,既帮助养殖户顺利拿到120余万元补偿款,也保障了国有项目施工进度。一起复杂的渔民纠纷圆满解决,老两口喜笑颜开。

  近年来,孙建豪成功调处海港上的纠纷2000余起,纠纷调处率、群众满意率均达100%。同时,为解决海上纠纷,孙建豪牵头组建全省首家“海上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配套成立全省首个“一站式海上矛盾纠纷调处中心”;为探索“港船共管共治”模式,孙建豪推动成立10家渔业协会;为减少安全隐患,孙建豪与渔民签订禁酒公约、消防公约、靠泊公约等10部船规民约,激发渔民自律自治……

  “‘好管家’为我们做了太多,我们希望少给他添麻烦,多帮他做点事,让他轻松些。”孙建豪真情的付出不仅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还调动了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让警民之间的关爱成为“双向奔赴”。

  采访期间,好消息从远方传来,中宣部、公安部向全社会发布2024“最美基层民警”入选名单,孙建豪光荣当选。而在此前,他已获得“全国公安边防部队爱民固边先进个人”、“齐鲁最美警察”、“全省优秀人民警察”等众多荣誉。

  入党为什么?在岗干什么?身后留什么?孙建豪用21年的实际行动,给出了坚定而清晰的答案。(李德峰 赵勇进)

初审编辑:陶云江 窦永浩

责任编辑:李润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