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工业之稳筑牢山东高质量发展之基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山东作为我国重要工业基地和北方地区经济发展战略支点,扎实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是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迫切需要,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的根本支撑。

  山东工业发展整体态势“稳中向好”

  山东是工业大省,工业基础雄厚。近年来,山东锚定“走在前、开新局”,出台一批创新性政策措施,实施一批重大工程项目,解决一批行业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有效应对疫情冲击等超预期因素,工业经济总量不断壮大,增速实现领先,结构持续优化,保持了稳中向好、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

  2022年我省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5.1%,高于全国1.5个百分点,比广东、浙江分别高3.5和0.9个百分点,与江苏持平,是5年来首次在对标省份中跃居首位。从产业生态来看,我省深入实施标志性产业链突破工程,细化“链长制”运行30条措施,推动实施补链强链项目343个,融链固链“山东模式”在全国推广。从动能转换来看,我省全面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步伐,2022年全年工业技改投资增长7.3%,全省制造业投资增长11.2%,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从数字赋能来看,2022年全省数字经济总量突破3.9万亿元,稳居全国前三位。从民企活力来看,山东率先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方案,2022年新增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01家、制造业单项冠军41个,累计分别达到756家和186个,分别居全国第三位和第二位,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有50家山东企业上榜。

  工业实现“稳中有进”,仍面临一定挑战

  当前,就山东工业领域而言,大致面临以下三方面挑战。

  产业结构调整的倒逼压力。长期以来,我省工业结构偏重的问题比较突出,六大高耗能行业营业收入占工业比重近50%;化学原料及制品、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等5个营业收入居全国首位的行业,基本都属于资源型耗能型。山东自身转型压力很大,同时区域竞争态势又更加激烈,面临“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现实情况。

  需求整体偏弱的抑制效应。从投资看,受房地产新开工负增长、基建投资高基数等因素影响,固定资产投资疲软,很难关联行业产生有力拉动。从消费看,2022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0.2%,山东下降1.4%。从外贸看,虽然2022年全国出口总量还算平稳,但仍然缺乏有力支撑。

  不确定的外部冲击干扰。2022年爆发的俄乌冲突,引发全球能源价格大幅波动,对外贸、货运、金融等都产生了深层次影响;世界经济衰退的风险传导,使我国的进口成本大幅上升、输入型通胀风险不断加剧,给我省外贸出口带来挑战。

  在危机中育新机,实现全省工业“以稳求进”

  当前,我省工业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稳中有进的总体态势没有改变,工业稳增长和高质量发展面临诸多机遇。

  全球产业深度调整带来更大机遇。当前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特别是欧洲制造业向外转移。我省市场规模大,产业体系完整,配套能力齐备,有全部 41个工业大类,超过 100 种重点产品产量居全国前三位,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合作的优势明显。

  支撑工业的政策更加强劲。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5个方面政策,我省也陆续出台系列“政策包”,政策集成效应会持续释放。同时,2022年已经出台的一些政策仍将继续延续优化,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将在同向发力中放大效能。

  重大战略叠加效应更加明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纵深推进,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更加凸显,海洋领域国家实验室正式入列,特别是我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获批建设,将极大激发区域活力,为全省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拓展更大空间。

  经济循环的效率更加优化。当前,社会生产生活秩序正在加速恢复,消费、旅游出现较好的恢复性增长态势,这为我省开足马力生产、全力开拓市场提供了良好环境。

  重大平台重大项目带来更多新增长点。我省一批工业高能级平台和重大工程项目加速推进,济南比亚迪、裕龙岛炼化一体化、歌尔集团“新一代信息智能硬件”等一批大项目新投产或即将投产,将对工业经济发展形成引领带动效应。

  “以进固稳”推动全省工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聚力打造“五链”融合发展格局,切实强化创新引领作用。狠抓高能级平台建设。要深入实施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依托龙头企业、科研院所在重点领域布局一批产业基础共性技术中心,积极参与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建设。狠抓企业创新能力提升。支持企业建设“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等研发机构,鼓励“链主”企业牵头在重点领域和产业链关键环节开展技术攻关。狠抓产学研深度融合。持续强化跨部门的产学研融合工作机制,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重点领域,健全动态发布“揭榜挂帅”榜单的长效机制,按里程碑节点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狠抓产业人才队伍建设。要大力培养企业家、经营管理、技术创新、卓越工程师、高技能人才“五支队伍”,树立一批依靠人才实现企业加速发展的“排头兵”。狠抓资金投入强度。要不断强化银行信贷、基金投资、担保保险、上市培育、产融合作等协同效应,使资金在创新能级和产业竞争能力提升中发挥更大作用。

  以先进制造业强省行动为统领,切实挺起山东“产业脊梁”。加快改造升级传统产业。深入实施工业技改提级行动,加快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提升我省传统优势产业在全国乃至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聚焦重点培强新兴产业。要以龙头企业为牵引,联动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全面做强新材料产业,大力发展飞机结构材料、集成电路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关键材料。超前规划布局量子科技、空天信息等未来产业集群,积极支持济南、青岛打造未来产业先导区。着力厚植产业生态优势。以“链长制”为总抓手,强化对11条标志性产业链的深度梳理,全方位开展融链固链专项行动。扎实开展产业集群培优培强工程,巩固扩大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优势,新培育一批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牢牢抓住数字经济发展机遇,积极抢占未来竞争的新领域新赛道。持续做强优势领域。要以高水平建设山东半岛工业互联网示范区为牵引,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推进工业互联网进园区、进集群、进基地。加快完善基础支撑。要持续推进工业园区、重点企业5G网络全覆盖,提升沿黄9市5G网络质量,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参与6G技术研发。聚力推动数字产业化。要持续巩固服务器、智能家电、超高清显示设备等国内领先地位,加快做强卫星、北斗导航、虚拟现实等潜力产业。深入实施软件名城、名园、名企、名品“四名工程”,积极争创国家信息消费示范城市。纵深推进产业数字化。要聚焦产业发展重点和共性技术应用,打造更大范围的典型应用场景,紧盯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痛点难点,加快研发轻量化和低代码开发平台,进一步降低中小企业上云门槛和数字化改造成本。(山东社会科学院科研管理部 王韧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赵新华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