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9024540号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0111号
技术支持: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
内涵式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董彦岭
坚持高质量发展是“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内涵式发展,是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路径。它标示着发展理念从数量优先向质量优先、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从资源消耗向绿色低碳的根本转变,揭示出国家发展战略中由局部突破迈向系统变革的内在逻辑。
以内涵式发展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针对现代农业、高等教育、军队建设、人口问题、思政课建设、现代城市等领域的内涵式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系统回答了“发展为了谁、依靠谁、靠什么发展”的时代课题,为我国发展方式的深刻转型和现代化战略布局提供了根本遵循。
2023年5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人口减少也有一些正面效应,比如减轻资源环境压力、倒逼经济发展从外延式扩张转向内涵式发展。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而人口变化正加速生产要素重组与发展模式转型。推动经济内涵式发展,关键在于通过创新驱动、结构优化、绿色低碳等路径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实现从资源消耗密集型向质量效益型的根本转变。这一转型不仅是对增长方式的优化,更是对社会结构、产业结构与治理体系的系统性重塑。从这个意义上说,人口变化既是挑战,更是倒逼改革的契机。通过科技创新增强内生动能、通过制度创新优化要素配置、通过区域协调增强发展韧性,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核心路径。以人口质量与经济质量的“双提升”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经济根基,正是新时代发展逻辑从“量”到“质”的重要体现。经济内涵式发展是我国迈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关键支点。
内涵式发展,是在新形势下发展方式的新选项,是在面临资源环境约束的背景下,以创新作为发展的主要动力,以精益管理作为重要手段,统筹好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的关系,以集约高效的方式实现经济系统内部以及经济、环境、社会的高质量协调发展,推动内部结构的优化、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可持续发展路径的探索。在区域经济发展上,内涵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山东是一个经济大省强省,在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挑大梁,需要内涵式发展加力赋能。
内涵式发展具有创新驱动、结构优化和绿色低碳的鲜明导向
内涵式发展注重创新驱动。内涵式发展,就是要突破资源约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而创新导向,是实现内涵式发展的首要条件。要通过不断加大全社会的研发投入,提升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进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山东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就是要将资源驱动型发展转化为创新驱动型发展。科学技术是生产要素中最活跃、潜力最大的要素,可以通过技术创新、模式创新、业态创新,进一步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如在农业上,金丰公社通过农民土地托管模式创新和三喷技术创新,有效提高了土地产量,在有限的耕地上创造出更高的价值,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内涵式发展注重结构优化。从全国来看,我国已经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工厂。但在很多领域,我国仍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质效不高,环境影响大。从山东的情况来看,尽管新旧动能转换促进了产业的转型升级,但产业结构偏重偏传统的情况依然存在,很多领域的产能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过剩。从需求端来看,存量经济的特征比较突出,从需要更多商品服务向需要更优商品服务转变。可以利用设备更新、产品迭代的机会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引进更多新质产品、新型服务,提高整体经济质效。
内涵式发展注重绿色低碳。绿色低碳发展已经成为时代趋势。我国人多地少,工业人口城市也在沿海狭窄地带集中,因此面临的环境压力也格外突出。另外,我们的产品要走向国际市场,还需要包括碳足迹在内的绿色证书作为通行证。绿色低碳发展,就是要不断通过科技创新,降低单位产值的碳排放和环境影响,将我国的产业发展建立在可持续基础之上。
以内涵式发展赋能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
实施以数智化和绿色循环化为重点的创新驱动。数智化是新一轮技术革命的代表性趋势,也是产业创新的核心方向。数智产业化和产业数智化,将会催生新质生产力。对山东来说,利用数智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生产工艺和流程再造,具有深厚的基础和广阔的前景。利用设备更新政策,嵌入数智化元素,将有效提升传统产业的竞争力。如浪潮集团积极参与到政府和企业数智化过程,推出海若大模型,发挥了数智龙头企业的应有作用。绿色循环化发展也是山东产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循环经济是将废弃物转化为资源进入生产过程的经济发展模式,既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又可以减少废物排放。山东是一个制造业大省,发展循环经济的潜力很大,且循环经济可以应用到不同的产业门类和产业链条。如传统面粉加工产生的低价值麸皮,可以通过新的工艺提炼成高价值生物制品,就是循环经济的一个典型例子。
实施从粗放化管理向精益化管理的转型。内涵式发展,就是在激烈的外部竞争中反求诸己,通过科学系统的方法审视企业运作流程,使企业运作更加顺畅,减少“跑冒滴漏”。从政府层面,要进一步评估各类政策性资金的使用效果,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实施精益化管理,要注重质量管理和品牌建设,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增加值以及品牌溢价。未来的区域竞争,是品牌质量的竞争。要真正有效提升品牌价值,必须从严格的质量管理入手,尤其是在很多产业产能过剩的背景下,只有优质的质量才能在红海中塑成一片蓝海。
高效盘活存量资源,释放存量资源潜力。高效盘活开发区土地和厂房资源,提高单位土地贡献率。例如,开发区企业发展有兴有衰,这是自然现象。如果一个企业不能有效地利用土地厂房,尤其是政府平台参与投资的,就要及时清理,引进新企业。另外,在发展的过程中,有些企业资不抵债,亏损倒闭,都是正常现象,因此也要适当引入市场化重组。在人力要素上,要从重人力资源向重人力资本转型,将重心放在提高单个劳动者的生产率上,而不是增加更多的劳动力上。劳动者作为生产要素,具有成长能力和发展能力。因此,从区域发展和企业发展的战略角度出发,都要重视劳动者能力的提升,要不断对劳动者进行再培训,提高劳动者知识和技术含量。
更加注重提升经济发展的韧性,提高抗风险能力。统筹好发展和安全的关系。稳定可持续的发展是最佳的发展路径,一旦出现风险,就会造成经济的停滞甚至退步。面对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的急剧变化,要倾注更大力量做好防风险工作。要降低宏观杠杆率,完善产业链,补齐产业链短板。我国经历了相当长快速发展后,经济发展速度将会有一定程度的放缓,从而对经济系统的薄弱环节形成冲击。要通过主动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发展动能换挡,不断减少或消除风险因素,这也是面临国内外发展环境的急剧变化所必须采取的应对策略。
(作者系山东财经大学中国经济研究院教授、中泰证券-中泰高质量发展联合研究中心研究员)
初审编辑:陶云江 窦永浩
责任编辑:李润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