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给农村“三资”装上“安全阀”

  2022年以来,德州市庆云县针对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以下简称“三资”)管理中多发易发问题,以整治村级“三资”出租出借中合同管理意识缺乏、签订不规范、履行兑现执行不力、备案管理不到位为突破口,创新出招,建立农村集体“三资”合同“双审双签双台账双备案”(以下简称“四双”)机制,实施以来成效明显。

  摸底数,治理靶向“精准”

  针对非法侵占集体资产资源、长期低价承包、集体资产失管流失3种行为,开展农村集体“三资”领域突出问题大排查。各乡镇(街道)逐村清查资金账务、资源资产、合同发包等情况,做到资金账目清、资产底数清、资源分布清、主体归属清、债务债权清,并登记造册,实行台账动态管理。

  逐镇逐村列出“三资”管理问题清单,按“一问题一方案”原则逐项提出整改建议,为精准整改“把脉开方”。截至目前,全县9个乡镇(街道)381个村共自查清查发现问题1.4万余条,梳理各类合同5100余份,涉及资金2000余万元。

  同时,健全完善制度规范,压实职能部门行业监管责任,督促县农业农村局、司法局等职能部门指导乡镇(街道)健全完善村级集体资产资源承包和资金管理相关制度,规范村级“三资”合同签订程序、文本、内容、期限、价款等要素,并分类制定统一的示范文本,让“三资”监督管理有据可依。

  建机制,治理模式“出新”

  创新机制,统筹乡镇(街道)经管站和司法所专业监督力量,在乡镇(街道)探索实行农村集体“三资”合同“双审双签双台账双备案”,即由经管站和司法所联合成立“三资”合同审核组,对合同主体资格及内容约定等方面的合法性、合同价格的合理性、合同签订程序的合规性等进行“双审双签”,共同把关。合同签订后,限期报乡镇(街道)经管站和司法所建立“双台账”,进行“双备案”,经管站和司法所分别登记保存,并建立村级资产承包合同、村级资源承包合同台账,分村归档管理。

  动态管理村级资产承包合同、村级资源承包合同台账,将台账定期录入电子管理系统,实行专人专管,跟踪村级合同期限,对将要到期的合同由经管站和司法所联合发出预警提示,提醒村级提前跟进。建立合同履行情况年度报告机制,乡镇(街道)每年定期组织各村报告集体资产资源合同履行兑现情况,将合同履行兑现情况与各村年终考核挂钩。

  长监管,治理质效“向好”

  深入提炼总结经验,围绕农村集体“三资”出租出借决策程序、合同签订、合同备案、合同履行等全过程全环节,将“四双”机制扎实推进,确保取得实效。按照“谁主管、谁监管、谁负责”的原则,进一步明确农业农村部门行业主管责任、乡镇(街道)属地监管责任、村(社区)主体责任,提升三方责任意识,有力压实长效监管责任。

  县纪委监委加强对“三资”管理的督导检查,督促各级定期对村级集体资产资源承包合同管理工作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同时,对一些集体经济体量大、工程项目建设多、廉政风险高的村(社区)加大提级监督力度,严肃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强化以案促改、警示教育,推进农村“三资”管理水平不断提升。(赵学明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吴杭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