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9024540号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0111号
技术支持: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
山东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
本刊记者 蒋秀慧
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党中央在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今年是中国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第10年。经过近10年的创新发展,我国自贸试验区已成为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试验田、扩大开放合作的新高地和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
2019年获批的山东自贸试验区,是国家第5批自贸试验区,实施范围为119.98平方公里,涵盖济南、青岛、烟台三个片区。三个片区深入开展差异化探索,济南片区重点发展医养健康,青岛片区重点发展航运物流,烟台片区重点发展海洋经济。
山东自贸试验区自成立以来,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自贸试验区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锚定“走在前、开新局”,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在为国家试制度、为地区谋发展方面,交出了一份份亮眼的成绩单。
便利:打造最优营商环境
“之前我们开发票非常困难,现在有了这个新平台后,开发票容易多了。”网络货运司机李先生说。网络货运是近年来的新兴行业,具有改变传统物流行业供给分散、货运信息处理效率低下的优势,但却面临着发票开具困难、税务部门难以核实业务真实性等问题。山东自贸试验区联合税务、交通部门,在全国首创网络货运平台纳税服务监管“票e真”模式。通过“票e真”平台,货运司机就能实现随时随地开发票,而交通与税务部门也可校验运输业务数据,防范虚开发票的风险。
“票e真”平台的创立是山东自贸试验区为打造最优营商环境采取的自由化便利化举措之一。近年来,山东自贸试验区为全面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通过推动五大自由便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外商投资自由便利,全面落实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创新涉外服务事项“一表清”“一窗办”等模式;对外贸易自由便利,深化“关港区”联合创新,首创企业集团加工贸易等一系列监管新模式;资金融通自由便利,落地全国首笔中新货币互换新元、中泰货币互换泰铢融资业务;人才执业自由便利,开发全国首个人才有价平台并投入运营;企业运营自由便利,实施商事主体登记确认制,新设企业办理时间缩短80%。
一系列务实举措,促使投资贸易便利化红利加快释放。3年来,山东自贸试验区实际使用外资额年均增长61.4%,实现外贸进出口额年均增长24.2%,对外开放优势愈加明显。
高效:探索制度创新路径
“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好,办事效率高,以前需两个部门办理的业务,现在只需在一个窗口提交材料,非常方便!”济南高新区东城逸家社区卫生中心石岩说。
这种便捷得益于山东自贸试验区首推的“三医联动”综合受理服务。这种服务不仅实现“医疗+医保一次受理”,同时还推出“医药+医疗同址双证”和“医疗器械+专家坐诊”两项举措。“药店+诊所”模式,可为求医者提供现场问诊、中医脉诊、中药代煎等医疗服务,让居民看病更为便捷高效。
诸如此类制度创新的改革举措在山东自贸试验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制度创新是山东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核心任务,自成立以来,依据“从无到有、从断到连、从繁到简、从散到集”的制度创新逻辑,探索出了一套体系化的制度创新路径。截至目前,累计形成304项制度创新成果,144项在全省复制推广,40项获国家部委认可并推广,5项被国务院自贸试验区部际联席会议推广,1项入选全国“最佳实践案例”。山东自贸试验区在全国同批次中位居前列,在全国所有自贸试验区中处于第一方阵。
联动:共享改革开放红利
山东恋味食品有限公司是乐陵市一家调味品加工企业。日前,该企业从印度进口了一批小茴香。受益于山东药食同源商品进口通关便利化改革试点落地,这批小茴香的采购成本比原来下降近20%。
“以前,我们没法直接进口小茴香,现在可以直接报关进口了,一年能节约采购成本大约200万元。”公司负责人苏海涛说,“小茴香属于药食同源商品,按国家规定,只有药品企业才能申请办药品通关单,食品企业无法申请。”
针对企业面临的困难,山东自贸试验区及时回应,印发《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药食同源商品进口通关便利化改革试点方案》,以山东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乐陵市为试点区域,通过自贸制度创新赋能+联动创新区辐射带动方式,明确食品生产试点企业可凭《药食同源商品进口用途证明》等,向属地海关直接办理药食同源商品进口通关手续,不但缓解了企业经营压力,更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
头雁先飞,群雁齐追。为共享改革开放红利,更好发挥自贸试验区辐射带动示范效应,山东自贸试验区整合省内外联动资源,通过“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模式,形成改革创新联动合力,助推各区域高质量发展。
在省内,与17个国家级、省级经济开发区、高新区、综合保税区联动创新,叠加政策与功能优势,实现了更大范围的自贸红利释放;在省外,与海南、云南昆明片区、横琴片区等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打造了联动创新示范样板,构建全域自贸新格局。
引领:推动国家战略落实
近年来,山东自贸试验区围绕国家赋予的战略定位,深入实施“三大战略”,不断放大辐射带动效应,加快推动国家战略落实落地。
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建立“链上自贸”数字化平台,创新进口商品零售新模式,拓展消费新场景。以国家文化出口基地为依托,构建集品牌孵化、海外推广、知识产权保护于一体的全链条服务体系,推动文化企业走出去。
助力新旧动能转换。从集群化、高端化、智能化层面入手,不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质效提升。抢先布局基因技术、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加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
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牵头组建黄河流域自贸试验区联盟,发布56项促进沿黄企业发展的服务事项,建立黄河流域社会信用体系、行政审批服务、知识产权保护、物流运输服务4个一体化合作机制,以自贸创新赋能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为山东自贸试验区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2023年1月,省政府印发《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化改革创新方案》,山东自贸试验区开启2.0版建设新征程。进入2.0发展阶段,山东围绕“五区”功能定位,整体谋划、全面推动自贸试验区提质跃升,打造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杜思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