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接南融” 激活区域人才流动

  今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提出,探索建立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相适应的人才交流体制,推动人才共育共引共用。德州作为山东省唯一纳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规划的城市,去年以来,牢牢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等重大战略叠加机遇,按照“面向京津、对接省会、多点研发、德州转化”思路,启动实施人才工作“北接南融”专项行动,全力打造承接北京、天津、济南等周边大城市人才资源外溢辐射的最佳聚集地,激活了区域人才流动“一池春水”。

德州市新城鸟瞰图

  谋划人才战略布局,提升区域协同力
  聚焦服务融入区域重大战略和新发展格局,从全局对人才工作进行整体谋划和系统重塑。
  置身大局找定位。德州把“加快建设面向京津冀鲁的区域性人才高地”作为人才强市建设的总体目标,作为融入全省“2+N”人才集聚雁阵格局的重要抓手,作为市委书记领衔推进的人才工作项目,成立京津冀协同发展人才对接组,推动人才工作全方位嵌入区域大战略、协同大格局。
  放大优势促协同。充分发挥德州交通区位、土地空间、综合成本等比较优势,精心布局建设国家北方应急医疗产业园、中关村海淀园齐河科技城等产业化基地,推动形成“异地研发、德州转化”融合发展模式。成功促成山东有研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从北京整体搬迁至德州,德州电子信息产业跻身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加快建设全国集成电路关键材料基地。
  优化政策强支撑。对标周边城市人才政策,推出“人才强市23条”“产才融合17条”等人才新政4.0版和20多项配套细则,打造上不封顶的“无框”政策体系。
  完善协同创新体系,提升人才集聚力
  全面做好借势借力文章,主动融入区域人才大循环,加速完善区域协同创新体系,让更多专家人才、技术成果涌入德州、汇聚德州。
  打造“1小时人才圈”。以1小时交通距离区域为重点,支持各类人才不变身份、不限时间,自由便捷来德州创新创业。保龄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柔性引进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高级工程师裴疆森,合作开发的“赤藓糖醇项目”营收超过4亿元。目前,1200余名京津冀济专家教授,以“假日专家”、离岗创业、双向挂职等方式来德合作;推动齐鲁医院全面托管德州市人民医院,成功获批创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创新“零距离”协作模式。支持27家企业设立市外“科创飞地”,在全国10余个中心城市举办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无缝对接、高效协作效应不断显现。今年,在临近北大、清华、中科院的核心位置,实体化打造德州(北京)协同创新中心,就近吸引北京大学超视计智能显微镜团队等34个项目入驻孵化,推动清华大学合成生物制造研究中心等11个项目在德州落地,引进高层次人才200余人。
  推进“四链”深度融合发展。聚焦全市7大主导产业和12条标志性产业链,大力实施“一企一校”“一企一平台”工程,推进产业链、教育链、创新链、人才链“四链”紧密融合,全市近2000家企业与“中科系”“京津系”“齐鲁系”等大院大所稳定合作,引进中科森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人才项目218个,实现产学研一体配置、融合转化。
  深化人才机制改革,提升制度创新力
  主动转变角色、转换位置,让企业领跑、人才主跑、党委政府助跑,最大限度激发用人单位内生动力和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人才配置让市场说了算。成立德州人才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签约落地浙江海角科技山东总部、上海寰球人才华北总部等市场机构,建立4990人的德州籍在外高层次人才库,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地设立10家招才引智联络站和200余处“驻外青鸟驿站”,常态化对接联系海内外人才7万余名。推行科技攻关“揭榜挂帅”,面向全球择才。
  择才用才让企业说了算。全面推行定制权、破格权、漫游制、配额制等改革举措,充分赋予企业引才自主权、用才主导权。打破公司单位性质、社保缴纳地等限制,为人事关系在北京、实际工作在德州的20余名人才落实政策;创新“编制是事业、工作在企业”模式,支持22家企业自主引进高层次科研人才。
  人才评价让实绩说了算。坚持不重“名头”重需求、不看“来头”看效益,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对年度纳税2000万元以上的企业经管人才、薪酬30万元以上的技术技能人才等,突破头衔、论文、学历、职称等限制,直接认定为相应层次人才。优化整合市县人才工程,建立申报查重、审核备案、绩效管理机制,防止人才“帽子”满天飞;推行特殊人才“举荐制”,对具有特殊才能、作出突出贡献、现有分类难以界定的“偏才”“专才”,由同行业专家举荐认定。
  优化人才发展生态,提升环境吸附力
  大力实施人才创业安心、住房安居、配偶安置、子女安顿、身体安康“五安工程”,叫响擦亮“‘德’有你、才‘州’全”工作品牌。
  强化人才政治引领。全面落实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各项制度,建立“三个一”联系帮包机制,23名市级党员领导干部每人联系1名高层次专家、1个高能级平台、1个重点人才项目;健全院士联系服务机制,对9名德州籍两院院士每人分别由1名市领导、1个职能部门、1个县(市、区)组建专班联系服务。加强人才荣誉激励,在全社会营造尊才爱才的浓厚氛围。
  强化人才服务保障。推行人才“投、贷、保、券”等一揽子金融支持措施,将“人才贷”额度提高至5000万元、风险补偿比例提高至70%,累计发放157笔、5.47亿元。构建产权型住房、租赁型公寓、商业化酒店、货币化补贴“四位一体”人才安居保障体系,努力实现人才来了有房住、人才留下有住房。实体化打造 “德州人才之家”,发放“德州惠才卡”700余张,配备人才服务专员695人,上线运行“德才码”数字化平台,实现政策免申即享、服务一码通办。
  强化人才城市归属。加快建设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积极打造“夜游”“夜娱”“夜食”等一批符合青年人生活习惯的消费场景,提高对青年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引进北京八中、齐鲁医院等优质教育医疗资源,推进体育公园、文化科技中心等建设,让更多人才聚在德州、留在德州、爱上德州。(德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 马广峰)

初审编辑:陶云江 陈修胜

责任编辑:孟琨

更多